阅读记录

第2章 少年行(1)[1/2页]

穿越南宋当皇帝 浮沉的命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大宋兴庆元年、二月、大宋淮南西路、寿春府、安丰军。
      八字墙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古人尊北为上,衙门都是坐北朝南,官衙大门左右,两道砖墙,沿门侧呈“八”字形分列往左右前方伸展。这种“八字墙”建筑,彰显官衙的尊贵、威严,也让普通百姓望而生畏。
      淮南之地,春寒料峭,一大清早,安丰军衙门右侧的“八字墙”上,张榜公布处,热闹非凡,围满了观看的人群。
      “诏曰:朕恭膺宝命,抚临率土,永鉴前人兴亡之事,思之战战兢兢、如履微薄之冰。为倡我大宋国民尚武之气,振大宋百年积弱,特于金陵府城设讲武堂一处。凡我爱国青年,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出身,均可前往讲武堂考试学习……”
      读到此处,周围的围观者叽叽喳喳,已经吵成了一锅粥。
      “这金陵“讲武堂”,难道是宋皇钦点的?”
      “那上面不是明明白白吗,诏曰,肯定是新登基的宋皇亲自下的旨意!”
      “新朝新气象,连奸相都杀了,看来新皇帝是要大干一场了!”
      人们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好不热闹。有人大声喊了起来。
      “诸位,都别吵了,听吕二叔读完!”
      围观的百姓,声音立刻小了下来。
      “……凡年龄在 17岁以上,30岁以下,身体康硕、粗懂文墨者皆可前往考核,考核时间为兴庆元年三月初一到初五日。学员通过考核后,预定一年毕业,预定名额 1200人,毕业后作为低级军官进入军中,军中实习一年合格者为中低级军官……布告天下……大宋兴庆元年正月十六……”
      吕二叔读完,立刻就又是一阵吵吵嚷嚷。
      “兄弟们,我就要去金陵城了!你们就等我考进讲武堂的好消息吧!”
      人群中,有剽悍果敢的年轻汉子大声喊道。
      “二哥,我也跟你去!咱们一起考进金陵讲武堂,一起横刀立马,搏他个马上功名,光宗耀祖!”
      又有矮脚虎志得意满,大声叫嚷。
      二人勾肩搭背,哈哈大笑,周围人纷纷起哄。
      “胡三,就你那个头,你要是能上讲武堂,除非你是皇帝的小舅子!”
      “就是,刘二还凑合。就你胡三,要个头没个头,大字不识一箩筐,你就别做梦了!”
      众人哈哈大笑,胡三红了脸,被刘二拉开,观客们嬉闹着纷纷散去。
      大宋水师学堂远在浙江定海,还是水军,招收的人数又少,是以这些内地百姓并没有多少兴趣。
      金陵讲武堂就不同,皇帝是校长,又设在金陵行宫,光这已经够高大上了。
      一群挑着粮食柴禾的年轻汉子围了上来榜文处观看,议论纷纷。
      “金陵讲武堂,看来这位新皇帝,是要重用武人呢!”
      “咱们这里面,只有大哥、二哥识文断字。要去金陵讲武堂,也只有他们几个!”
      “二哥还小,看来只有大哥合适!”
      一众年轻汉子粗布衣裳,面有风霜之色,都是卖薪烧炭的穷苦人家。众人七嘴八舌,跃跃欲试。
      叫大哥的高大少年十七八岁,他上前看了榜文片刻,拿着扁担,两眼放光。
      “二叔,金陵讲武堂招募学员,这是真的吗?”
      大哥语气急促,问起了随行唯一年长的二叔。
      他这一阵子一直在山上烧炭,想不到

第2章 少年行(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