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章 应对(1)[2/2页]

穿越南宋当皇帝 浮沉的命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这个无情无义的大头鬼,狼心狗肺!”
      赵?恨恨一句,岔开了话题,回到了另一件政事上来。
      “关于岳飞的奏疏,是怎么回事?”
      为岳武穆翻案,一直是他的一个心愿。
      薛极早有准备,赶紧拿出了奏疏。
      “陛下,近日奉议郎、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岳珂搜集其祖父岳飞遗文,上疏为其祖父辩护。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以赵?对岳飞的推崇备至,恐怕要再度为岳飞翻案正名,其子孙也会荫封提拔。
      “诸卿,想起当年风波亭之事,一代英雄,竟遭此千古奇冤,朕常心有戚戚,不能入寝。”
      赵?看着众臣,轻声问道:
      “你们认为,岳父是英雄吗?”
      大臣们面面相觑,薛极首先开口。
      “陛下,岳父为国为民,舍身忘死,是为大英雄!”
      “岳飞舍身为国,天日昭昭,是为大宋的英雄。臣附议薛相!”
      “臣附议薛相!”
      几个参政大臣,先后说了出来。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了英雄却不懂得爱戴和敬仰的民族,是无可救药的!”
      赵?眼神迷惘,话语里说不出的萧瑟。
      南宋,不就是不懂得爱戴和敬仰英雄,最终灭亡的吗。
      “拟诏,追复故太师、武胜、定国军节度使、鄂王岳飞原官,改谥武穆。追夺奸臣秦桧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改谥谬丑。追复故太师、平章军国事韩?腚性?伲?种颐?!
      当年开禧北伐失利,在金国示意下,韩?腚斜谎罨屎蠛褪访衷渡杓平俪种劣窠蛟吧彼溃??姿偷浇鸸??焦?锍杉味ê鸵椋?淠 55岁。
      赵?此举,显然是要为岳飞、韩?腚蟹?福?亚罔碇匦麓蛉爰槌家涣校?懦敉蚰炅恕
      “诸卿,朕欲擢升岳飞之孙岳珂为淮东总领,诸卿以为如何?”
      提拔一下岳武穆的后人,似乎无可厚非。
      “陛下,岳珂为官苛刻,百姓苦其久矣。不宜擢升,陛下明鉴!”
      薛极和胡榘都是无言,真德秀黑着脸立刻上奏。
      “陛下,真公所言极是。岳珂不可骤然提升,否则对朝廷无益,恐怕也会有损陛下的颜面。”
      宣缯紧跟着奏道。
      “原来是这样!”
      赵?点了点头,脸色一板。
      “那就下一道旨意,把朕的话带给岳珂,让他好自为官,好自为之,不要丢了他祖辈的脸面。否则,朕必严惩!”
      “陛下圣明!”
      几名执政一起领旨,都是放下心来。
      看来,新皇并不是怎样独断专行。不该霸道的地方,总能克制。
      “史弥远、郑清之、余天赐等人,现在牢里怎么样了?”
      不自觉提到了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身上。
      自从史弥远倒台,参他的折子满天飞,许多原来的亲近之人也都与史弥远划清界限,争相弹劾。更不用说被史弥远迫害的那些官员和亲朋好友了。
      墙倒众人推,这倒符合国人一贯的作风。
      “回陛下,史弥远和儿子、余天赐、郑清之父子等人,还关在天牢里面。随时可以开刀问斩,明正典刑。”
      薛极小心翼翼回道。
      篡立之罪,诸罪之首。史弥远等参与废黜者无一能被原宥,这也是朝野没有一人敢为史弥远求情的原因。
      “朕是问,史弥远他们有没有喊冤叫屈?”
      赵?其实就是很有兴趣,倔强霸道的史弥远,到底服不服。
      “陛下,郑清之父子和余天赐几人,整日里以泪洗面,请求陛下宽恕。郑清之后悔把儿子牵扯了进来,余天赐叩谢陛下不牵连其家人。程泌天天大骂史弥远,说自己是被史弥远蛊惑。”
      说到这里,薛极停顿了一下,看到赵?眉头一皱,赶紧继续说了下去。
      “至于史弥远,一言不发,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一样,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老小子,肯定是不服气啊!”
      赵?摇摇头,感慨地一句。
      薛极暗暗摇头。朝野上下,弹劾史弥远等人者山呼海啸,皇帝深思熟虑,宽大为怀,并不是嗜杀任性之人。
      “陛下,扬州知州赵范及其弟赵葵上奏,请求赦免郑清之父子。”
      薛极继续轻声奏道。
      郑清之是沂王嗣子赵贵诚的老师,也是史弥远的左膀右臂,更是当今大儒。扬州知州赵范及其弟赵葵,曾经都是郑清之的学生。
      学生为老师求情,天经地义。
      “哗众取宠,真当国法律规为儿戏,真以为朕可欺吗?”
      赵?看着二人的奏折,眉头一皱。
      篡立大罪,竟然敢为犯人求情赦免,当真是胆大包天。
      师生小义,大于君臣之义,国家大义。他们眼里,还有他这个天子吗?还有大宋律法吗?
      谁给他们的勇气?
      “陛下,赵葵麾下的五千天雄军,都是骁勇善战之士。不宜惩罚赵氏兄弟过甚,以免引起军心动荡。”
      兵部尚书宣缯上奏,又是满脸的愁容。
      “天雄军是他赵氏兄弟的,还是我大宋朝廷的?”
      赵?脸色难看,手中的奏折狠狠摔在了桌上。
      将士不尊朝廷而尊主将,这还是朝廷的边军吗?

第24章 应对(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