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非常支持科技发展,因为科技的确能够给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
但是,每次科技跃迁,都会使得大量职业消失。
新的行业,固然会诞生。
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抓住风口,改变自己的命运。
另外,科技发展需要缓和沉淀的时间。
光是2021年,云梦村就研发出无数黑科技。
可控核聚变、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纳米机器人、反重力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激光武器技术、机甲技术、医学特效药。
明面上看,是十项黑科技。
但这些黑科技,每一项都是划时代的技术,可以改变未来。
要知道,一年总共才12个月啊!
12个月10项黑科技,这谁顶得住啊?
黑科技诞生还不是关键。
关键是机器人的知识承载量是无穷的,每个智慧型机器人,个个都是顶级的医学家、建筑工人、电站设计师、服务员、工人、工程师等等,而且能不眠不休24小时不停干活。
每一个机器人,都比普通人类要能干。
那普通人还能干啥,还能去哪里找工作?
这才是最让他们焦虑的地方。
……
网络上,有关科技焦虑的新闻,愈演愈烈。
舆论沸腾间。
云梦卫视,专门制作一档专题访谈节目,请到了云梦村长李尘。
演播室内。
主持人何安青,提问道:“李村长,您听说过时下最热的词‘科技焦虑吗?”
“当然听说过。”
李尘点点头,缓缓说道:“2021年,云梦村的科技发展,的确让社会各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全息投影、反重力技术、机甲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控核聚变技术、医学特效药等等,相继诞生。
夏国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对未来产生迷茫。
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在哪里,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失业,怕自己被时代抛弃。
其实,在我看来,所谓的科技焦虑,大可不必。
因为云梦系科技产品,售价相对昂贵,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的。”
闻言,何安青微微点头。
1000万元的云梦机甲。
300万至1000万元的云梦反重力汽车。
188万的云梦智能机器人。
100万元的云梦虚拟游戏舱。
这都是普通人消费不起的。
什么时候,这些科技产品价格平民化,才会真正对社会各界造成冲击。
至于智能机器人取代各行各业的大部分工作,目前也不现实。
国家会考虑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会轻易让工人大规模下岗的。
……
这时,李尘继续说道:“高科技产品彻底商业化,走进家家户户,需要一段时间。
电脑于1980年引进夏国,到全国普及,花了数十年时间。
2007年夏国第一批智能手机诞生,到全国普及,又是十几年时间。
所以,云梦村的各项科技产品,最少需要5年至10年的普及时间。
未来这几年,大家可以一边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一边寻求新的工作机会。”
听到这话。
何安青再次点头。
如果五年至十年,还不能适应科技变迁的话,那只能被社会淘汰。
她再次问道:“李村长,那您觉得科技飞速发展,会带来哪些新的工作岗位呢?”
李尘直言道:“人类的未来,属于头顶上那片星辰大海。
要知道,宇宙中有无数的矿产资源,届时会有数不尽的新工作诞生。
星际探险、太空建城、星球改造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退一万步讲,即使未来社会变成核聚变提供全部能源,劳动全部由机器人完成。
那人类也可以继续从事艺术类创造、文学类、哲学类、科学创造等工作。
文学和哲学,是对自身思考产生的智慧结晶,很多东西都超越了科技!”
……
闻言,何安青笑着点点头。
智能机器人诞生,的确会引起社会的大变革。
但智能机器人188万元的成本,一天不降下来,就不会取代各行各业。
比如,一名饭店服务员年薪三万元,用188万元的智能机器人取代服务员,不是在开玩笑嘛!
……
何安青继续问道:“李村长,那您现在说一说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好处吧。”
“那可太多了!”
李尘笑着道:“从宏观战略角度来看,云梦村的各项高科技产品,会给大家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可控核聚变诞生,使得地球拥有无尽能源。
能源成本未来会越来越低,我们可以利用廉价的动力,淡化海水,发展垂直农业。
水资源匮乏问题、沙漠问题、干旱问题,彻底得到解决。
空调取暖、空调制冷、食品、交通、运输的成本,通通降低。
柴米油盐酱醋茶。
衣食水电网煤气。
车船玩具工具家具。
各种物品的价格,未来会迎来暴跌。
届时,人们工资不变,物价降低,幸福指数绝对会飞速提升。
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改变了我们的方方面面。
全息投影和虚拟世界,让我们的娱乐方式,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反重力技术,可以让我们的交通更加便捷,迈进星际太空时代。
基因工程技术和医学特效药,可以让我们再也不用受到病痛折磨,断肢重生。
纳米机器人,可以让我们延年益寿。
机甲技术和激光技术,可以让国家更加强大。
咱们不能一边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红利,一边骂科技发展太快吧?
我建议大家放平心态,迈向新时代,才是科技跃迁的正确打开方式!”
……
访谈节目结束后。
观看直播的网友们齐齐松了一口气。
他们现在已经回过味来。
智能机器人售价是188万元一台。
而大部分人每年创造的价值,远远不到188万。
这说明,他们目前的工作是有保障的。
智能机器人想要彻底普及,至少还需要很多年时间。
……
“哈哈,我现在不慌了!等到什么时候智能机器人降价,我再慌!”
“没错!就拿美团来举例,美团旗下有470万名外卖骑手,他们难道敢出动470万台智能机器人不成?”
“别说470万台智能机器人,1万台智能机器人就需要188亿元!去年我记得美团全年的净利润才47.1亿元吧……他们买得起个der!”
“所以说嘛!咱们现在大可不必焦虑,好好上班赚钱才是正道。”
第173章 迈向新时代,迎接科技跃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