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46 崇祯死,大明亡[2/2页]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天黑黑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在“处理”完自己身边这些最爱的女人之后,崇祯皇帝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再次登上了煤山。
      当他放眼望去时,北京城里已尽是举着火把的起义军。崇祯皇帝在自己的衣襟上写下绝笔遗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写完遗诏后,崇祯便在煤山上的歪脖子树上挂上白绫,打了结。
      “皇上,皇上,不要啊。”王承恩也是泣不成声,但无奈他根本阻止不了崇祯。
      “承恩,他们应该对你一个太监不会下毒手,你自逃命去吧。”崇祯说完就把自己挂进了套索内。
      “皇上,皇上啊……”
      崇祯自缢殉国后,王承恩也在旁边的一棵树上自尽。
      至此,大明王朝正式亡国,所有的历史学家们也可以用历史的角度来评判这崇祯的功与过了。
      这大明的灭亡,到底是明末因为天灾人祸,崇祯无力回天还是因为崇祯昏庸无能灭的?又或者是没有贤臣良将而导致大明的灭亡?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是,处理国家危机时无非三点:
      一是粮足钱够,作为皇帝要第一时间想办法搞钱搞粮,很显然崇祯不会搞钱搞粮。没钱没粮的朝廷会怎么样?会腐败,因为国家发不出工资了,官员们怎么活?贪腐啊。一旦腐败了,那朝政军纪就会糜烂。要当好一个皇帝,首先要会搞钱,有了钱财,群臣才会听命于你。
      二是君臣同心,危机来了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度过的,所以大明上下有没有在崇祯的领导下君臣同心?很显然是没有的。崇祯用人实在是令人无语,不说文臣了,光说武将,袁崇焕该不该杀?卢象升要不要死于党争?孙传庭该不该下狱……其它的就不说了。反正,在崇祯朝上下君臣是不同心的,不能同心怎么同力?
      三是有没有使用了对的政策?又是很明显的事,崇祯使用的对策没有一条是对的。对辽东的策略不对,对农民起义的策略不对,对天灾的处理不对,对征服三饷的方式不对……太多的策略不对了。
      如此看来,这大明亡国到底跟不跟崇祯有关?崇祯是不是昏君?
      如果崇祯不是昏君的话,周幽王、汉灵帝、宋徽宗等等都不是昏君了。
      有人可能要反驳说,昏君指的是荒淫无度,挥霍无度,宠信奸臣,可崇祯没有啊,崇祯可是一心为了大明日夜理政,节衣缩食,弹精竭虑的。
      但凡为崇祯开罪的,都是没有看到本质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崇祯把国家搞亡了,成了亡国之君,这还不昏庸?若是说没有给足崇祯时间,那还情有可原。
      可是17年啊,给了崇祯17年,他依然是搞亡了。
      你说你一个老板用了十七年的时间把一家公司搞垮了,然后大家说公司垮了不是因为老板无能?
      十七年有人都可以从一穷二白建出一个国家了,连李自成都能打下半壁江山了,一个没读过啥书的莽夫都能当几十天皇帝了。
      给你崇祯十七年,你不仅没搞好国家,还把国家给搞亡了,这不昏君?

246 崇祯死,大明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