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51 章 旗袍生意 一更[2/2页]

梦回90年代帮我老爸赶情敌 雁过寒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布局,到时候绝对可以赚得个盆满钵满。
      更不要说再过个二十年后,“民族风”、“汉服热”等“国潮势力”的大势崛起了。
      赵叔叔现在就调转龙头,投身这片蓝海,还不怕赚不到钱,买不了房子么?
      “我呢,也没直接拒绝他们。就说要考虑考虑……”
      赵景闻想了想,还是觉得这个提议不怎么靠谱。
      为了一帮日本人的需要特意去找厂子做旗袍生意,万一过几年这些小鬼子口味变了,不喜欢了怎么办?岂不是要全部砸在手里了。
      “我在广州那边找的几家做仿冒皮具的厂子,人家都已经给我出样了。从皮料,到五金件,防尘袋都是一比一的模仿,就算真的摆在旁边也那也是看不出两样的。现在上海也有做仿货的,连A货都算不上,更不要说超A了。这个生意要是做大了……”
      “那就要被人告了。”
      宁小北忍不住插嘴道。
      “瞎说,谁来告?”
      赵景闻不以为意地笑了。
      “人家厂家来告你呀。”
      “外国人吃饱了撑的哦,我这才多大生意,值得他们漂洋过来找我麻烦?”
      他摸了摸下巴,顿了顿又说,“那我们不模仿皮包了……模仿鞋子吧。建国,这才是我们老本行。高档皮鞋卖得也不便宜。这样,你那个食堂现在也搞上正轨了,不用天天盯着。你来帮忙开模具,说不定……”
      “说不定就一起被抓进去了。”
      宁小北这下是真的急了,放下碗筷走到宁建国身边,不住地摆手,“老爸,这个绝对不行。”
      组织售假和参与制假——乖乖,赵叔叔一顿饭就吃出了两条罪名,还企图把他老爸这个大大的良民拉下水,绝对不可以!
      “小北你怎么了?今天你赵叔叔说一句,你就驳一句,小孩子不可以这样的。”
      见到赵景闻面色有些不虞,宁建国瞪了儿子一眼,觉得他今天是有些过于没大没小了。
      “不是……我是觉得,丁哲阳爸爸妈妈他们既然那么多年在国外,眼界总归还是很开阔的。别看现在喜欢旗袍的人不多,说不定过两年就开始流行了呢?”
      宁小北搜肠刮肚地开始组织词汇。
      “不是有那一首歌么——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鲁迅先生不也说过么——‘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宁小北舔了舔嘴唇,继续道,“再过几年,北京就要开奥运会了……”
      “啊?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91年申奥咱们不是失败了么?2000年的奥运会是在澳大利亚开的吧。”
      赵景闻和宁建国面面相觑。
      完了,北京申奥成功好像是2001年的事情,我这是一不小心泄露天机了!
      宁小北猛拍一下大腿。
      “我是猜的……我觉得我们下回肯定能赢。而且绝对能举办一场让全世界都难以忘怀的精彩奥运。到时候前期宣传片,奥运会礼仪小姐,颁奖嘉宾都穿什么——肯定是穿旗袍对不对!到时候旗袍肯定会流行。”
      “2008年的事情……乖乖,建国,那时候我们都要几岁了?小北和小侠都大学毕业,说不定都结婚了是吧?”
      赵景闻双手环在胸前,觉得自己现在完全无法想象这两个小家伙结婚生子的模样。
      “小北,你说的事情都太久远了,叔叔是做小本生意,不是国家发展还要制定五年十年计划,规划不到那么长远。”
      赵景闻实事求是道。
      “做仿品,来钱快。广东那边已经有完整的产业链了,我一季就做几个样子,赚的就是快钱。旗袍生意,拉的阵线太长了,布料,工人,设计师都要一个个去找。到时候万事俱备了,钱也投下去了,要是卖的不好,我得不偿失啊。”
      “我说一句吧。”
      宁建国在旁边沉默地听了半天,终于开口发表意见了。
      “我呢,不是生意人。哪怕现在承包了学校食堂,也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工人,清清白白做事,踏踏实实干活的。”
      宁建国这话半点不错。自从他承包了纺织学校的食堂后,不但饭菜的质量上升了一整个台阶,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价格反而比原来更降低了。
      宁建国觉得来吃饭的都是老师和学生,一定要做到物美价廉,卫生干净,让他们吃的开心放心——和一中的破烂食堂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初中毕业后,就去了黑龙江当志愿兵。后来复员回到上海,被分到皮鞋厂。什么精工,什么模具我是一点都不懂的。都是我的老师傅把我一点点带出来的。”
      “我师傅就说过的一句话,我是一辈子都记得的——做生活(干活)就是做人,做人就是做生活。生活就是脸面,话说的再好听,活做的不好,就是不要脸。但是做人和做生活,都是没有捷径的。”
      赵景闻一言不发地看着他。
      宁小北和范侠也齐齐地望着宁建国。
      记忆里的父亲一直都是不多话的,和长袖善舞,能言善辩的赵景闻不同,他永远都在默默做事,就像是一头老黄牛,勤奋且沉默。
      像现在这样说得眉飞色舞,这是宁小北“两世为人”都不曾见到过的。
      “我们做模具工的,就是用人的血肉和机器磨合。我的师傅是‘八级钳工,光靠着手感,可以把精钢磨具打磨到一根头发丝的十六分之一的精度。我以前问过师傅,这靠什么?靠的是英国,美国进口的机器么?不是的,就是靠一个字——练。练到你的手,随便摸一张纸,你就可以准备测量到这张纸是多少微米,多少丝的厚度。”
      “这种事情,是绝对走不了捷径的。做生活没有捷径,要走捷径最后就会丢脸,丢人……我想世界上的大道理应该都是相通的。没有做生活踏踏实实,做生意就可以瞎胡搞的道理……小北,你说爸爸讲的有道理么?”
      宁建国看到他们三人一句话都不说,各个都瞪大眼睛望着他,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我读书少,只有初中文凭,不会说话,你们不要笑我哦。”
      “建国,他们两个连初中文凭都没有,怎么会笑话侬呢?侬讲的太有道理了,太有水平了。”
      赵景闻情难自禁地伸出两只爪子,想要去握宁建国的双手,被他一把打开。
      “咳……老爸说的好。”
      宁小北干咳一声,举手鼓掌。
      范侠也跟着呱唧了两下。
      “那……这样吧。我明后天找个时间和丁凯他们夫妻再详谈一下。看看具体怎么布置……”
      一想到之前在广州那边又是考察又是花钱打样的,这些功夫都白费了,赵景闻心里还是觉得肉疼的。
      不过宁建国都开口了,他自然是要当回事的。这事儿看来需要从长计议了。
      见到宁建国如此表态,宁小北深深地吸了口气,按下自己剧烈起伏的胸口,坐回了饭桌旁。
      他告诉自己,至少事情已经往好的方面发展了,不能操之过急,。
      “不过说到‘旗袍哦。我们这些臭男人压根都不懂,还是需要找个专家去请教请教的。”
      赵景闻说着,忍不住又勾上了宁建国的肩膀。
      “过节前,我要准备一份大礼,然后去建德里探望探望宁老太。见识见识她那个据说价值好几条‘小黄鱼的红木大衣橱。”
      见两个孩子又各自低头吃饭了,赵景闻突然把嘴贴到宁建国的耳边,用促狭的语调低声说道,“主要是拜访一下丈母娘……”
      话没说完,就被宁建国狠狠地踩了一脚。
      于是春节前夕,赵景闻带着大包小包的年礼前往建德里。众人还不曾开口,倒是从宁老太嘴里听说了一个重磅消息——
      小梅姑娘今年春节要回老家结婚了。

第 51 章 旗袍生意 一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