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面正在播放的,是一副如同皮影戏一样的画面。
虽然只有轮廓,但也很容易就能理解内容。
看上去是一群凶神恶煞持枪夹棒的恶汉冲进了城中,在烧杀掳掠之后,站在了戏台前,逼迫台上的戏子唱歌。
比较显眼的一点,是这些恶汉形象身上的着装。
虽说是不同世界,但时间线的发展脉络都是不曾改变的。
就如同那段屈辱的历史。
前世发生过,这个世界也是同样。
许清音一眼看出了那些人的身份,就是当初侵略炎国的那群敌寇。
他们坐在台下,指着台上评头论足,神态尽显倨傲。
台上,一名看不出男女的戏伶,拒绝为他们唱戏。
可下一秒,城中就有无数百姓被杀,死在了刺刀下。
这些人以城中百姓的性命相威胁,要求他唱戏。
台下是入侵者,残杀掳掠的敌寇,台上是戏伶,传承千年的国粹。
耻辱!
一股无比沉重的情绪,几乎是不受控制的出现在许清音心中。
让传承千年的戏曲国粹,取悦残杀无辜的入侵者,这种耻辱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炎国地大物博,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习俗,但唯独有一件事,是融入每个人血脉的。
那便是对隔海相望的那个小岛国,发自内心的仇恨。
即便许清音一个女生,也不例外。
皮影戏中的戏伶,终归还是没能抵得住威胁。
手臂轻展,大戏开唱。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
当歌词唱到这里的时候,许清音的神情顿时有了变化。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重复着这句歌词,许清音面色动容。
尽管这一次的视频画面,并不比usoul的上一首歌精致,只是简单的皮影戏形式,显得极为简单。
但在看到这一段画面的时候,许清音还是有了预感。
恐怕这一次的歌,不再是前两首的情情爱爱了。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歌声唱起,画面转变,泛黄的皮影如同幕布,却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燃起。
伴随着的,还有戏曲哀唱:
“浓情悔认真……回头皆幻境……对面是何——人……”
歌声再起,又是新的一段。
那幕布上的火烧的越来越大,台下侵略者发现了火焰,惊逃四散,却逃不过烈火的侵袭。
火势凶猛,蔓延至戏台。
台上的戏伶依旧在唱:
“你方唱罢我登场。”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
“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
于大火中,水袖清扬,莲步轻转,在台下侵略者们的慌乱与恐惧中,唱着那桃花扇。
这一刻,她身在戏台上,亦是戏中人。
许清音始终记得爷爷教她唱戏时,告诫她的最重要的规矩。
戏一旦开场,就要唱完。
纵使大火蔓延,纵使枪声大作,他顾自不停。
许清音一直盯着视频的美眸,尽是动容。
世人皆道戏子无情,却怎知戏子也有心,她唱的是亡国之恨,唱的是山河烽火。
歌曲最后一节,完全将那般悲愤的感觉唱了出来!
仿佛眼前出现了那时画面,台上香君一声“点火”。
满园火色,直指台下国敌。
而她依旧唱着...
许清音又想起爷爷曾说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有关前辈的故事。
乱世一戏子,也曾为民,曾为国。
满腔热血,付诸一捧大火。
这一刻,许清音明白为什么这首歌会叫赤伶了。
那赤不是戏服的颜色,而是血,是火,是数之不尽的国仇家恨。
此刻那戏台上随大火一同起舞的不再是戏伶,而是个“角儿”!
“好一句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此句大义!”
“草!天杀的侵略者!”
“没有真霸王却有真虞姬”
“我听得耳熟,她唱得悲凉。”
“京剧伶人,身怀绝技,头顶星辰,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粉墨人生,风流云散,由伶人身世,看尽世情悲欢。”
这一刻,视频屏幕中,弹幕早已遍布。
燃烧的大火中,一切平息,只余一片漆黑,只余制作列表。
作曲:苏鸣,作词:苏鸣……
第六十九章:这是“角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