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少男少女,其中两个衣着不凡,男的还戴着面具,另外一个衣着朴素,且在昏黑的暮色下,则令人分不清是男是女。
店小二见最小的那个少女长得清丽脱俗、美若天仙,便暗暗地动了歪心思,殷勤上前招待道:“三位客官是打尖儿?还是住店?”
“既吃也住。”赵天胤淡淡的说道。
“吃的话,却是天色已晚,大部分食材已经用完了,只有些许粟米和青菜,而且需要你们自己动手煮来吃,住的话,也只剩下了一间普通房舍。”
店小二直勾勾地盯着慕容零落,目露淫邪。
“本来是想吃鸡的,看来不用多此一举了。”赵天胤用一种看待死人的目光,也看着这个店小二。
“你这话没头没脑的,想要吃鸡也不可能给你杀,那是我们客店的报晓鸡。”
店小二感觉莫名其妙的,根本不知道赵天胤这句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红玉,你还没有杀过人吧?”赵天胤不在理会这个店小二,直接对梁红玉问到。
“嗯。”梁红玉轻轻点了点头,表示没有杀过。
赵天胤挥了挥手,道:“交给你了,这算是对你的第一次课业检测。”
店小二被他们这反常且奇怪的对话吓到了,慌忙从桌子底下摸出了一把刀,警惕地看着他们。
此时,客店里面听到动静的六个小厮也拿着棍棒、器械跑了出来,并满脸戏谑地将赵天胤三人围了起来。
梁红玉毫不废话,她率先出手,猛然一拳就把离得最近的一个小厮打倒在地,然后紧接着又是一脚侧踢,将旁边一个拿着钢叉的壮汉踹飞了两丈远。
两个小厮倒在地上,一个太阳穴被打爆了,另一个脏腑的碎末吐了一地。
剩下五人惊骇着一拥而上,但他们手中的武器还没碰到梁红玉,就被她邦邦两拳又撂倒了两个,脑浆都被打出来,然后迅疾的连招飞踢,那个拿着刀的店小二直接下颌骨碎裂,立即毙命。
剩下两个在打空的一瞬间,亡魂大冒,刚想要逃跑,就被梁红玉一招连环脚当场踢死,皆是胸骨塌陷。
不到十息解决战斗,恰似旱地拔葱一般简单轻松。
慕容零落虽然感觉到很血腥,且看着地上的尸体仍然有些恶心想吐,但她还是努力适应着,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不适感。
赵天胤则安之若素地鼓掌表扬道:“不错,招招致命,且迅捷凌厉,尤其是最后那两下,非常漂亮,这次随堂考试算你及格。”
梁红玉果然不愧是天生的女战士,虽是初次杀人,却没有丝毫的不适感,感觉就像杀鸡一样,且整个过程神色自若,满脸希冀凝注着赵天胤,道:“师父有奖励吗?”
“徒儿想要什么奖励?”赵天胤走到梁红玉面前,语气温情如丝。
“能再吻我一次吗?”梁红玉亦是目光炽烈的看着他,仿佛要把他融化含进嘴里,毫不掩饰内心对他的痴狂爱欲。
赵天胤那无比诱人的唇瓣微微莞尔,随即对着梁红玉的嘴唇吻了过去。
这次并不是轻轻一啄的吻,而是深情的热吻,甚至都快拉丝。
梁红玉也旁若无人地回应着,近乎疯魔的贪婪而又沉醉忘我地回应着,恨不得要把赵天胤吸干、吞掉并将他的香味融入到自己的灵魂血液之中,仿佛在品尝无与伦比的美味珍馐!
看得一旁的慕容零落都红霞满面。
晶莹剔透的香津玉液从两人的嘴角逐渐分离。
梁红玉倒是无比餍足、欢愉。
赵天胤被她亲得嘴都麻了,遂赶紧将她推开。
梁红玉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满面桃花,眸子依然炽热如火,道:“下次,我能......”
赵天胤没等她说出口,便打断道:“过几年再说。”
“或是你何时达到先天大圆满的境界,为师便让你如愿以偿。”赵天胤故意自己身体这个无人可以抵抗的极致诱惑,来激励梁红玉。
梁红玉顿时欣喜若狂,道:“徒儿一定会在三年内修炼到先天大圆满的,到时,师父可不要食言。”
“好了!脑子里不要整天想着跟我发生那种事。为师想和你共赴巫山的时候,自然会临幸你的。作为炉鼎,你就要有当炉鼎的觉悟。”
赵天胤摆出一副师父的姿态,毫不客气的教训道。
挑事杀人后,三人却并不急着离开,反而还悠哉悠哉、处之泰然地在客店的篱笆内闲逛了起来。
附近的庄客远远地就看见这里发生了打斗,且只是照面间己方就被打倒了两个,心知即使多自己一个也不是对手,便赶紧跑去庄子的城堡给祝氏三杰报信去了。
所谓的祝氏三杰,即是庄主祝朝奉的三个儿子,长子祝龙,次子祝虎,三子祝彪。
这三兄弟武功不俗,都拜了栾廷玉为师。
栾廷玉则是病尉迟孙立的师兄,更是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
原著中,栾廷玉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给人留下了扑朔迷离的想象空间。
依据原著的情节信息,关于栾廷玉的结局,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栾廷玉死在了乱军之中。
一是说栾廷玉被孙立等人放走了。
但不论是哪一种说法,栾廷玉的下落也是一笔糊涂账。
原著“三打祝家庄”的最后一战,病尉迟孙立等冒充官军,里应外合攻破祝家庄。
众头领献功,宋江嗟叹道:“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
让人惊讶的是,祝氏三杰之死都写得明白,但栾廷玉与谁交锋、被谁杀死,小说竟完全没有交代。
回想战前的情形,也很奇怪,宋江兵分四路攻打,正东林冲三人、正西花荣三人、正南穆弘三人,却未提北路。
更奇怪的是栾廷玉道:“我引了一队人马出后门,杀这正西北上的人马。”
祝虎也声称要去杀西南上人马。
如果西北、西南也有梁山兵,那就不止四路了。
西北、西南,或许是正北、正南之误。
故明末清初评说《水浒传》的文学大家金圣叹,其断定栾廷玉死于北路之兵,又说之所以不明确交代正北梁山头领是谁,因为栾廷玉是英雄,作者“为杀廷玉而恶之也”,不愿写出其名。
简单来说就是,《春秋》为贤者讳,故缺而不书也。
水浒作者不写杀栾廷玉的是哪个梁山好汉,是因为写了那个将领杀了栾廷玉会让读者厌恶那个将领。
所以才一笔带过。
第62章 梁红玉十息杀七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