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谷”的良妖定居点。
雨花谷,在汴梁城西南两百多里的唐州中阳山里,是大宋七十二良妖定居点之一。
雨花谷多雨,云雾常生,气候湿润,几乎整年烟雨不断。
虽然湿润,雨花谷却不冷,因为中阳山坐北朝南的环抱地形,雨花谷在多雨之余,气候却是温暖,冬暖夏凉。
因此山中,四季花开不败。
再加上本地多细雨,则雨花谷的雨后鲜亮山花,都已经成了大宋文人雅士口中的名景色。
事实上,“雨花谷”这地名,就来自于她非常富含特色的雨后山花之绝景。
雨花谷景色不错,但并不是这年代主流意义的宜居地。
农耕时代的宜居地,自然是河流流经的肥沃田野。
大宋朝廷,当初以此地风景优美为宣传,把中阳山的雨花谷,划成大宋七十二良妖定居点之一,其真实的考量,一望而知。
真正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平整的地方,是不可能分给良妖的。
当然,七十二个定居点里,还真有五六处河谷田原这样的真正宜居地,毕竟这么做,有宣传价值嘛。
正逢乱世,大宋周边的外部环境,其实很恶劣。
西边有珈兰强国领头的西域诸国,经常向东侵略,不仅捕奴,还占地。
北方则是骑射无双的风马王廷,时不时入寇劫掠,来去如风,弄得习惯农耕定居的大宋人,无可奈何。
东方海上,时不时有来路驳杂的海盗水寇,不停骚扰。
他们抢了就跑,看起来单路实力不强,但真的是追之无味,不追吧,又咽不下这口气。
南方的万妖城,更不用说了,一直虎视眈眈,试图纠合妖族力量,取代人族,入主中原。
所以大宋周边真是强敌环伺,没一刻消停,没一个是省油灯。
正因为这样,大宋才对投奔来的所谓“良妖”,态度宽宏。
毕竟有良妖投奔过来,就算不帮什么忙,也间接减弱了万妖城的实力嘛。
李云绝决定去雨花谷拓展业务后,没几天后,他就带着云月兮,一路舟车相继,来到唐州中阳山的雨花谷前。
远远地,他俩便看见,一片青翠的山谷中,一座座赭黄色茅草屋顶的木屋子,散落在绿树和水田间。
每座木屋的墙角,都簇拥着粉红色的杜鹃花,于是翠绿、粉红、赭黄三色错落相间,色彩和谐而养眼。
尤其那些茅草屋顶,造型挺特别,呈非常陡峭的三角形,这在其他地方,并不常见。
于是李云绝便转头问云月兮道:“你看他们屋顶陡峭,跟人拜佛时合起的手掌似的,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他们信佛?”云月兮道。
这时她心里说:“还是装傻比较好。”
“不是。”李云绝果然一脸欣然道,“这是因为,雨花谷这地方经常下雨,屋顶不弄陡峭点,不利于雨水快速地流走。”
“如果屋顶比较平,雨水容易郁积;积多了,真可能把茅草屋顶给压塌了。”
“噢,有道理呀。”云月兮恍然大悟道。
“嗯。”
李云绝伸长了脖子,一边往村子深处看,一边说道,
“来之前听说这地方雨很多,但看起来不像啊,你看这天气,不是蛮好的嘛——”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头顶一片乌云之中,便泄下无数的雨线,眨眼的功夫,就下起了雨。
雨不是很大,但衣服也很快开始湿了。
景色也变得模糊,刚才鲜明透亮的山谷乡村景色,此时已经好像隔了一层白纱,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了。
这下李云绝也没心情卖弄了,他赶紧拉着云月兮,赶去妖族村中避雨。
他们就近跑进村口一个人家——
不对,确切地说,是“妖家”。
当然妖族流行的观念是,他们也是“人”,不会强调自己是妖,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跑进一户人家,也不算错。
这是个四口之家,一对白狼妖夫妇,带着他们的一对儿女。
见两个陌生人进来求避雨,他们也都挺热情。
男主人搬了两只凳子让他们坐,女主人则去泡了两杯热茶水,捧过来让两人祛湿驱寒。
那对小儿女,此时呆在一边,假装在自己玩,实则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直在偷瞄李云绝两人——
实在是妖族定居点在大宋十分特殊,说个与世隔绝夸张了点,但一般也不太和外界人族来往。
良妖怕惹来祸患,大宋人也怕节外生枝。
双方除了必要的接触,比如买卖物品,其他能不接触就不接触,更别提上门做客了。
所以白狼妖这对小儿女,对李云绝两人充满了好奇,不仅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直偷看,那对白狼妖特有的白毛尖耳,也在毛发间一动一动的,努力听两人说话呢。
第一百零一章 雨花谷访白狼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