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坐下去。
赵刚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便在李云龙的身旁坐了下来。
丁伟和孔捷二人也凑了过来。
四人凝望着独立团的景象。
只见,整个独立团里,充斥着欢声笑语。
士兵们对于自己能够打跑鬼子,感到十分的荣幸和骄傲。
同时,更多士兵们的心中,有着一种大仇得报之感。
鬼子士兵在龙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不少士兵,就是因为鬼子,才是去了自己的亲朋。
有些士兵,眼睁睁看着鬼子放火烧掉了自己的家,侮辱了自己的老婆,这种深仇大恨,怎能不报。
虽然自己也受伤了,但这些独立团的士兵们的心中,依然是无比喜悦的。
只要能够杀鬼子,让他们干什么都行。
这就是作为一个最普通龙国民众的朴实心愿。
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不好。
独立团的士兵们,嘴上不说,心里门清儿。
清朝对百姓们不好,所以,当八国攻入帝都城的时候,百姓们甚至还夹道欢迎。
鬼子们对百姓们不好,所以,百姓们不站在鬼子的一边。
国军对百姓们不好,所以,百姓们不站在国军的一边。
红军对百姓们好,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所以,百姓们和红军拧成一股绳儿。
百姓们之所以如此重要,这跟龙国广袤的地域纵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龙国只是一个卓尔小国的话,百姓们是否拥护,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可恰恰就因为龙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地域纵深的大国,百姓们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四万万的同胞,想要在一个如此广阔的空间里,掩护一小撮红军,这简直再容易不过了。
李云龙、赵刚、丁伟、孔捷等人,看着士兵们脸上的微笑,这一刻,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人心齐,泰山移。
李云龙忽然间开口道:“咱们和鬼子的这一场战斗,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并不是吹牛皮,而是我作为独立团的团长,有着自己的战略眼光!”
“红军不把战略重心放在城市里,这简直太对了!”
“广袤的农村地区,才大有可为!”
“也只有红军躲在广袤的农村地区,而不是集中在城市里,才不会被鬼子士兵集火杀死。”
“红军犹如一捧米,洒在沙子里,谁也找不出来。”
“可如果把这一捧米装在碗里,就太容易被消灭了。”
“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必要性!”
赵刚作为一个文化人,比李云龙想得更加长远。
战略眼光,既然是农村包围城市,那么,这就注定了,红军必然要和老百姓们打成一片。
于是,这便有了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格军令。
国军虽然武器装备比红军强,但是,国军没有得到老百姓们的拥护,必然是要失败的。
纵观龙国两千年来的历史,从来没有哪一个王朝,是因为武器装备而长久延续下去的。
秦始皇还缴天下之兵呢,不还是秦二世而亡了。
古代的所有皇帝,都严令禁止私自铸造武器的,不还是被颠覆了。
由此可见,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80章 李云龙的感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