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本布衣,躬耕于应天[1/2页]

回到明朝当藩王 老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啪!
      蒋?话音刚落,挨了结结实实一嘴巴。
      洪武大帝常年征战,哪怕是年老,手上力道不减,打得蒋?头晕目眩。
      “来!你当着咱的面,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老朱怒不可遏,其他人都有可能造反,唯有朱标和朱权不会!
      朱标,那是洪武大帝指定的接班人,可以造反,但没必要。
      朱权,一个连藩王都势如草芥的皇子,连传国玉玺都可以拱手送给朱标的人。
      你让他造反,能留不是没有,而是懒得去做。
      “皇上……此事并非微臣造谣!”
      蒋?心里苦,已经问候了李景隆祖宗十八代!
      还不是这小子,派人前来告诉他,宁王府有不少粮食。
      定要谨慎告知皇上,否则待到老朱发现,那你蒋?岂不是瞒而不报?
      蒋?之前还感激对方报信,如今却恨不得抽对方两巴掌。
      “皇上!”
      李景隆踏步而来,身后跟着李增枝,腾佑寿两人。
      “宁王殿下好大的手笔,五千人帮忙搬运,还没有将您府邸上的存粮搬空?”
      李景隆有意无意,透漏宁王府上有不少存粮。
      一般官宦人家,有存粮并非什么奇怪事。
      但宁王家的存粮,数量之恐怖,已经超出了众人想象。
      五千伙头兵,搬了一上午,还没有结束,可见数量之多。
      藩王积存了如此多的粮饷,那边不得不说有造反的嫌疑了!
      李景隆正是想利用这一点,来恶心朱权。
      老朱不相信儿子会造反,但却还是纳闷,你一个刚刚受封的宁王,哪来这么多粮食?
      “老十七,你府上的粮食,从何而来?”
      父皇开口,朱权叹气道:“不瞒父皇,咱们老朱家,原本便是布衣百姓,我便喜欢躬耕于应天。”
      “实不相瞒,这些粮食,都是儿臣种出来的。”
      胡说八道!
      李景隆冷笑道:“宁王殿下,您这王府,除了你便是那老道士!”
      “仅凭你们二人,就能种植出如此多的粮食?真当我等不懂农事?”
      蒋?捂着脸,对于朱权的解释,他也并不认同。
      老朱皱眉道:“带咱去看看你的存粮!”
      朱权知道迟早有一天瞒不住,也没打算搪塞朱元璋,主动在前带众人前往。
      王府地下,面积之大,足以称得上是地宫!
      干燥通风的情况下,里面积攒了米面粟麦等粮食。
      而王府临山之上,则种植了不少作物。
      如今隆冬时节,不容易被人发现。
      “十七弟,你是说整座山都被你用来种粮食了?”
      朱标皱眉道。
      “确实如此。”
      朱权笑着,拿出了一袋种子,“此乃神农后人,袁公所培育的稻种。”
      “高产的同时,还耐涝耐旱,如若朝廷能够推广下去,我大明粮仓定可丰收。”
      李景隆皱眉不止,他本想让皇帝怀疑朱权,谁知对方竟然反过来推广自己的稻种!
      “这等好东西,宁王殿下怎么不早拿出来!”
      詹徽欢喜道:“如果我大明有余粮,别说支持北伐!百姓的日子,也能好不少啊!”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本布衣,躬耕于应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