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章:所谓圣人![2/2页]

大明极品皇太孙 治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香的脚步随着朱元璋的出现,猛地一顿,回头望了望,手忙脚乱的看着朱雄英道:“殿下,陛下来了,怎么办?”
      “做好你的事情就可以了。”
      朱雄英起身来到养心殿的外边,过不多时,朱元璋的御驾抵达,坐在轿子上的朱元璋,正拿着玉如意挠痒痒,看见朱雄英等在外边时,喊停了轿子,在老太监的搀扶下,下了轿子。
      双手背在身后,朱元璋挺了挺肩膀,开口询问道:“今天在忙什么?怎么不去乾清宫?”
      “皇爷爷,孙儿发现一个大问题,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朱雄英心中一突,每天清晨起来,先给老爷子请安,也是他日常任务的一种。
      而且还是风雨无阻,不能间断的那种。
      “什么大问题?水师都出海了,又闹什么幺蛾子?”朱元璋漫步走进养心殿时,只见广场上站着两千多名宫娥。
      他们一个个撩起裙子,露出自己鞋子,十数名小太监,会拿着牌子,遇到没有裹足的宫娥,便会送给一个牌子,而那些裹足的,则是没有。
      朱元璋站在后边望着,心下不解道:“这是在做什么?”
      “宫中裹足之风盛行,正所谓,上行下效,而裹足的问题,能追溯三百年前,深深的影响了数十代人,裹足的危害之大。”
      “凡女子裹足,会有身大而脚小,躯体不协调,常常有站不稳的事情,练功先练下盘,若是下盘不稳,那便是在如何强的功夫,都会成为空中阁楼。”
      “便如同脚下的皇城一般,当年皇爷爷填湖建造,几十年过去了,地基不稳,南高北低。”
      “而且宫中苦活累活也不少,太监毕竟有伤天和,宫中女子的数量,要比太监多出许多许多,而这些人,若是不裹足,一个人可以做三个五个裹足女子的工作。”
      “因为裹足的盛行,宫娥忙碌不过,就需要多加人手,人数上升了,宫中的开支用度也会跟着飞涨,而且,最重要的是,裹足的后遗症很大!”
      朱雄英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甚至,他都不知道明朝裹足风的盛行,穿越过来十年,朱雄英见过的女人拢共也没几个。
      而农户因为家中有田亩要耕种劳作,多半都不会选择裹足。
      朱元璋轻笑一声道:“你以为,就这样,就可以解决裹足的事情?”
      “不能吗?”
      朱雄英满腹狐疑道。
      “裹足的事情,早在你皇祖母在世的时候,就提过了,朝廷也想过解决的办法,但有些东西,越是禁止,越是盛行,你懂吗?”
      朱元璋轻咳两声,牵着朱雄英的手进了养心殿。
      老太监端着火炉,快步跟了上来。
      “皇爷爷,那是为什么?朝廷既然有过禁止,难道裹足比生死还重要?”
      朱雄英一脸不解,朱元璋的严刑峻法,应该不至于控制不了事态吧,朝廷旨意下去,难道还有人造反不成?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裹足,确实和生死有极大的关系,不裹足就要饿死,裹足还能卖个好价钱,而且裹足最盛行的地方,是在牙行。”
      “他们坑蒙拐骗,或是从农家买走小女娃,自幼裹足,等到长大时,在卖给那些达官显贵,亦或是卖给青楼烟尘之地。”
      朱元璋对裹足的事情,早就有过禁止的明文规定,但奈何,有些事情,真的不是靠法律就能完成的,严刑峻法,也控制不了民间裹足的事情发生。
      “可是裹足之后,上了年纪,那真的就是痛不欲生,生不得死不能,这种陋习,朝廷是一定要完全禁止的……”
      朱雄英心中沉闷,听着老爷子的话,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件事。
      朱元璋开心的笑着说道:“咱大孙心比天高,好,好,当初讨论如何解决这件事的时候,你皇祖母说,新朝应该打破以前的不好,建立起新的,好的。”
      “之所以民间无法禁止,反而愈演愈烈,只是因为一点。愚民政策,从古至今,两汉时期,世家大族掌握着话语权,统治着国家,为了更好的统治,儒学的愚民统治,大行其道!”
      “你皇祖母给咱的主意是,扶持教育,让天下的人都能读书,知礼,晓利,明事,等到天下人都知道了一件事情是坏事的时候,对自己有害处的时候,自然就能更好的禁止裹足的事情发生。”
      话音刚落,朱雄英叹息一声道:“那要等多少年啊,而且,怎么会有人心里如此扭曲,喜欢三寸金莲?腌?!”
      推行教育,大明二百多年一直在推行,从未间断过,对于教育民众,大明可谓是历朝历代最上心的一个王朝了。
      后世对于学生的管理规章制度,大多出自朱元璋的手笔,比如统一服装,比如学分制度,包括目前还没有发生,但即将就要发生的,南北榜案,从而推行全国不统一试卷。
      “人心不足,蛇吞象。前宋大文豪朱熹,程朱理学的开创者,口口声声喊着存天理,灭人欲,他在家里又做了些什么事情。”
      “唐代李坤,诗中悲悯,你又怎知,无人之时,他在做什么?”
      “……”

第二十一章:所谓圣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