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儿,走吧,介绍信我都开好了,我们直接提前一天到县里去,牛车已经停在村口了。”
叶成文背着放着两人证件文具还有换洗衣物的包包,拉着莲生就往外走。
“你慢着点,秀秀还没跟来呢?”莲生一边被叶成文拉着,一边回头朝着院内张望。
“不用等了,今天早上郑平开车来接我哥去火车站,看秀秀已经起了,干脆一起接走了,本来还想叫我两,我看你睡得香,就没应声。”
“那秀秀住哪啊?”
“放心吧,秀秀这几天就住在郑平他们单位分的单人宿舍住,安静又安全,最主要的是离考点也近。”
“好。”
莲生和叶成文到村口的时候刘建国和陶正轩已经坐上了牛车,两人也没讲话,正拿着复习资料埋头学习着。
两人也没打搅他们的学习兴致,快速的爬上了牛车,就挤在一块小声说着话。
高考恢复消息下来后的这第一届高考,据统计共有570万人参加,一共考两天分4场进行考试,分别是:语文,政治,数学,理化。
而最终统计录取人数只有27.3万人,除了因为长久未有举办高考,对于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好把控外,同时也因为内部斗争的影响,教育这块严重疏漏。
许多知识青年放下笔杆投身农耕,造成知识脱节,国家人才严重缺失,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所有被录取的参考学生,优先往教育资源好的省份输送。
就连刘建国这个本来只想回老家省城读书的人,最后也因为成绩优异,跟着莲生还有陶正轩他们,一块被调剂到了首都大学。
陶正轩因为本身就是首都人,归心似箭,并没有留在红旗大队过年,而是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便轻装上阵的,拿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回首都的火车。
“建国啊,你也别和婶子客气,就当自己家一样,想吃什么自己夹,好歹你现在是村里除我家生生外唯二的知青,以后去了首都也要相互照顾。”
因为刘建国的家乡和首都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开学时间又比较近,所以刘建国选择留在红旗大队过年,等到了时间跟着莲生夫妻一块上首都。
“婶子,您太客气了,您也别光顾着我,您也吃您也吃。”
刘建国这会儿满面通红,嗓门极大,看着就像是喝醉了的模样。
“娘,我看刘同志这样是不能再喝了,我们还得赶明天下午的火车呢。”
第210章高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