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常兵这边如何的算计,其他的人生活还是要继续。至少对于现在的马全来说,已经没有了想要翻身的念头和动力。被人家老老实实的按在了最底层。
六号的号长就是那位一脸福相的小老头,姓王名叫王福。在当地也算是商海中的一位佼佼者。连续多年的经营,算是有点积蓄。在当地的人脉更是相当的广阔。
在这个小羁押场所,上下的人员都要给王福三分面子。想要撼动王福在这间屋子里的地位,几乎就是没有任何的可能。管理者们也绝对不会允许。
六号的这位王福,就是四号火烧王的同案。也就是那批大米最早的购入者。曾经和相关人员多次表示,只要其他人把货款补齐,其余的自己会一力承担,只求可以尽快的结束。
由于身份地位和人脉的缘故,王福虽然身在号子里。但是照样什么都不缺。吃的抽的应有尽有,小日子过得也算是十分的舒坦。不过这样的舒坦还是具有极强的限制性。那一扇厚重的铁门,随时在提醒着每一个人,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那位住在二铺,给马全吃面条的大胖子姓王,人们习惯上都称其为王胖子。其实王胖子的大名叫王树学,只不过在习惯上已经没有人太多的去使用。
说起王胖子大侠,算得上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短短的三十几年生涯,就曾经涉足五大行业,这样的履历放眼江湖罕见敌手。
现代人基本上都上过学,这没什么稀奇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学习时间的长短,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不同。王胖子自然也是上过学的,在五大行业之中,首先占据了最为普通的一席。
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除了上学之外最长经历的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当兵。王胖子走出校门后不久,就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边境线上的骑兵战士。
大概是那个年代像骑兵这样的编制估计还不少,王胖子一直当了三年的骑兵才转业回家。又一次回到了那一片故乡的土地。
农村的孩子回来之后能分配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回归乡土做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好在这个时候土地已经实行承包制,种田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新回到家乡的王胖子又成为了一名和父辈一样的农民,生产的季节每天起早贪黑的侍弄土地,盼望着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在这期间,王胖子也像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娶妻生子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身上的责任又变得重了几分。
眼见着家里的负担越来越重,王胖子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做点小生意,以此来增加家庭的收益。经过两个人的紧密磋商,最后决定到几里之遥的镇上去卖鱼。
每天早上由王胖子骑着自行车去上鱼,回家之后夫妻两个人在镇上的小市场摆摊出售。摇身一变,这位王胖子又成为了一名商人。
虽说做的只是小本的辛苦生
第15章 奇人异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