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谁想跟朝廷借钱,杭州府没人能绕过他。
      “没什么好办法,但我有个提议,或许可行,但不确定,朝廷是否愿意,如果朝廷愿意,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愿意,那我们也没办法。”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朱元璋的那份圣旨,并不是针对谁,而是针对全大明的钱庄。
      沈京兵能被收编,那些没有被收编的,只有更多。
      而搭上了户部这条线,沈京兵对朝廷的情况,大致也有些了解。
      “说出来听听。”
      曲显辅眉头拧紧,这三十辆纺织车,直接决定杭州府和苏州府的最后团战,谁胜谁负。
      如果苏州府赢了,把杭州府的人从那个位置赶下来,那直接的结果就是,杭州在未来的一年,很有可能一蹶不振,长时间都发展不起来。
      一步错,步步错,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很简单,朝廷在川地征战,十数万大军,荡平土司,不过时间问题,我想,在坐的各位或多或少都有买入债券。”
      “你们有关注过,朝廷这次战争的目的吗?”
      沈京兵出声言语道。
      坐在最上方的汤?看了一眼下边的沈京兵,就在一众商会成员们思索为难时,汤?开口说道:“朝廷消灭土司的目的,改土归流只是其一,实际是在练兵,也是在为下一次大兵团战争做准备。”
      “这一次川地改土的战争,主帅傅友德,副帅王弼,左前将军沐英,右前将军蓝玉。”
      “等到川地平缓下来,朝廷若是还有余力,便会携大胜之势,深入云南,一举荡平朝廷西南的威胁。”
      “若是朝廷没有余力,最多不会歇息三年,必定会对云南用兵。”
      汤?说的虽然轻巧,但在大方向上,确实是说出了朱元璋的战略意图,十数万大军,荡平川地土司,彻底稳固后方,改土归流的同时,大军在播州厉兵秣马,随时准备进兵云南。
      只要铲除了云南的元梁王,大明在南线就在也没有能和北元联合起来,对抗大明的势力了。
      “嗯,问题就来了,朝廷打下来这么多土地,需要人开垦,以今上的脾性,说不好又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移民迁徙。”
      “如果我们能征得朝廷的同意,将云贵高原,将川南改土之地,种植桑麻等物,那不就够我们用的了?”
      沈京兵只是大概了解,朝廷近些时日不会消停,大举用兵会一次次的出现,而战争得到的最多的,也就是土地了。
      土地用来做什么,朝廷自然是拥有决定权的,但他们商会,未必不能争取一下。
      “这件事不要想了,无论是川南土司,还是云贵高原,朝廷不会改稻为桑的。”汤?一口咬定了这件事不可能实现。
      他在杭州府,有两个官职,杭州卫指挥佥事,但因为杭州卫没有指挥使,汤?直接控制着整个杭州府的兵马。
      而另一个头衔便是御史大夫,因为汤和在离开前,就兼领御史台,朱元璋似乎对汤?感官很好。
      丝毫不吝啬那一点点的权力集中在汤?的身上。
      而杭州府认识汤?的人,都知道汤?是东瓯郡王的次子,大半年过去了,朱元璋册封汤和东瓯郡王的诏书,早就人尽皆知了。
      “那朝廷不种桑麻,我们还有的活?明明纺织车若是用好了,大明几千万人的穿衣市场,能赚的那么多,现在没有桑麻,朝廷也不管,那纺织车还有什么用武之地…”
      陈友才发牢骚,抱怨着,汤?摇了摇头,看向曲显辅道:“我可以给你们指条路,能不能成,就看你们的能力了。”
      听到汤?的声音,曲显辅,陈友才,沈京兵等一众杭州府商界的大佬,一个个翘首以盼的望着汤?。
      谁都知道,这个二世祖的来历,那是大明朝唯一的活着的异姓郡王,虽然如今东瓯郡王爵位只是封给了汤和。但那三代世袭,也是实打实的圣旨啊。
      “请指挥大人示下。”
      曲显辅向着听会团的方向躬身道。
      只有无聊的汤?,才会来参加商会的会议,真正的自己来听,来监督,齐盛只是委派了个师爷记录。
      锦衣卫的人,并不会出现在这里。
      “大明的土地是不可能种其他作物的,你们要是想获得比其他州府多的桑麻地,只能是向外开拓。”
      “往北,那是蒙人的地盘,而且哪里荒漠的很,不适合种植桑麻,往西,那是高原区域,农作物很难生长。”
      “唯有向南,海外开拓,比如最近张?所在的吕宋北口,那边就很不错,如果种植桑麻,肯定能丰收。”
      “我对商业不是很了解,具体怎么操作,你们自己思量。”
      汤?只是提了一嘴,杭州商会的会议室内,在短瞬间的寂静后,瞬间被燃爆,众人互相眺望着,似乎都在询问对方,这件事情是否可行。
      可操作性,如何。
      “老爷,老爷,户部天官来了,已经等您一刻钟了,快回去吧…”
      会议室内,叽叽喳喳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名老者,管家装束,迈着碎步很快便来到了沈京兵的身边,轻声说道。
      “天官?天官说了什么??”
      沈京兵赶忙起身,向着汤?的方向躬身作揖,行礼后,这才离开,对身边的管家询问道。
      “天官说,朝廷在川南的战争,大获全胜,缴获无数,朝廷正在核对数量,进行折价。”
      “川南的平土司债券,获利至少翻了三倍。”
      管家的话音刚落,各个买了川南平土司债券的人,笑开了花,那些没买的,又开始捶胸顿足,痛骂自己,错失良机。
      “都别走,都别走,正好你们都在这,本官来宣布一件事。”齐盛忽然从门外走了进来,直接将沈京兵推了回去。
      “川南大胜,杨氏反贼,已被押送进京,朝廷缴获折价近千万两,而现在朝廷又要做其他事情。”
      “因为我们杭州在上次购买债券的事情上表现优异,户部天官和本官说,需要兑付的,一个月后,前往钱庄凭?欢腋丁!
      “而如果不暂时不缺钱……”

第131章 川南大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