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1章 修直道,扩商会[2/2页]

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小鸟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修路。以府城为中心,向外扩散修建各县的直道。”
      “以都城为中心,向外扩散修建各府城同都城的直道。”
      “征调五十万至百万民夫,以修路的工程,将大量的钱财洒向民间,鼓励各地商户贸易,通过商税将财富重新回笼朝廷。”
      “朝廷用钱维护道路。”
      “想法很好,也有可取之处,但是…”
      朱元璋摇了摇头,唉声叹气道。
      朱标起身道:“但是朝廷没钱,首先要修的就是应天到北平的直道,应天到关中,及关中到河西的直道。”
      “这两条直道,一东一西,南北贯彻,朝廷要想修起来,用雇佣民夫的方式,而不是徭役的话,至少要投入五千万两。”
      “但是,父皇,这事是个大工程,不急于一朝一夕,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反而会给百姓负担。”
      “换个思维去看,朝廷完全不用出这笔钱,只需要在政策上稍稍改变一点,会有无数的人配合地方官府,修缮维护道路。”
      朱标昨夜便看了近万字的经济修路策论,思索一夜,朝廷没钱,不代表大明没钱啊。
      朝廷也并非是真的没钱,只是没办法一口气投入太多,莫说是五千万,就是五十万,朝廷都投不起。
      毕竟朝廷的钱粮,除了要应对自然灾害的善后工作,还要养民,会有战争,也在磨刀霍霍,随时都可能在起北伐。
      “你是说,商会?不能给在多了,在给他们,那些商人还不上天了?”朱元璋脑袋摇的如同拨浪鼓。
      已经给了商会一些特权,在给的话,真的要翻天了。
      “商人的限制一直存在,至于父皇说的,为何不能给他解开一道锁,在加上另一道锁。”
      “如果直道修起来,商人可以走官道的话,他们的货物会更高效的流动,他们可以赚更多的钱。但是,朝廷也可以收更多的税。”
      “相比较而言,商人比朝廷更希望道路通畅,朝廷只需要稍稍推波助澜,用各地商会来募捐,修直道、直道有官府组织人修建,用商会来监督地方官府的直道修建及维护、”
      “如果有官员弄虚作假,拿了商会集资修路的钱,却不干正事,父皇认为,这些商人会咽下这口气?”
      “如果是以往,商人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但现在不一样了,有商会组织,商人也会有反抗。”
      “儿臣认为,还应该扩大商会,让更多的底层商籍进入商会,如今商会的成员还是少了些,难保他们不会沆瀣一气,欺上瞒下。”
      朱标面带笑容,这件事做起来并不算难,毕竟商人虽然被限制在各布政司内,不允许离开布政司进行买卖。
      但大明一共才十几个布政司,这些布政司同时修起来,那也是一项撼天动地的大工程。
      “四百里加急,拦路者斩!”
      “四百里加急,拦路者斩!”
      皇宫内,忽然传出喊声。
      朱元璋和朱标相互对视一眼,站起身,朱元璋道:“四百里加急?哪里来的。”
      “不知道,反正不会是北边,应该也不是西边。”
      朱标摇了摇头,长城若是出了问题,那肯定是八百里加急,百里换乘,换马不换人的昼夜进京。
      而傅友德在播州,稳扎稳打,小事情用不到四百里加急,临战时,出了事情肯定是八百里加急进京。
      有人问,八百里加急不怕丢吗?万一遇到拦路抢劫的土匪呐。

第111章 修直道,扩商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