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章 以官驭民,以民治贪[1/2页]

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小鸟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总结来说,反腐要有至少四套班子,第一套班子已经有了,就是诏狱,可以跳过朝廷六部,直接拿人。”
      “第二套班子,实际上也是有的,就是御史台,但是第二套班子还欠缺点,如果一个人只能从锦衣卫得到情报,那很容易形成偏听偏信,而即便是御史台和锦衣卫同时存在。”
      “但谁也不能保证,御史台会不会和锦衣卫串联,今天不会,明天也不会吗?”
      “所以要有第三套班子,这个班子最好是不存在于明面的,潜藏在水下,只有一个任务,深入各地,将真实的情况的反馈回来。”
      “同时也兼具对贪官的摸排工作,以及对行贿人的摸排工作。”
      “搞高压特务统治,但这个特务统治,实际上无论是御史大夫,锦衣卫,还是我说的暗线,他们所针对的人都是各地官吏,贪赃枉法,损害朝廷威信。”
      “而对于官场的高压特务统治,非但不会被百姓厌恶,反而百姓看见那些当官的被整的提心吊胆,死去活来,还会拍手称快。”
      “但高压统治只能让人畏惧,实际上并不能彻底解决贪腐的问题,而贪腐的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只能遏制,打压。”
      “通过高压特务统治,权力者已经掌握了主动权,手里捏着大棒,但据我对政治的了解,恩威并施才是王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所以也要有一套对清廉官员的帮扶体系,首先就是清廉官员的俸禄…”
      说到此处,陈楚忽然停了下来,望着朱标道:“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从人性的角度讲,想要让官场上人人自危,不敢贪腐,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官员身上下手。”
      “比如朝廷可以设立一个养廉银体系,查抄的贪官污吏,所受贿赂中,一部分注入养廉银内,用作每年的官吏考核后,针对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官员进行补贴。”
      “这样的话,那些真正清廉的官员,既是为了名声,也是为了更多的年终奖,更是为了政绩。”
      “激发官场内,争相举报的风气,而权力者又可以做出选择,这就是掌握了主动权,他可以查,也可以不查,而如果查的话,三套班子,信息整合,很容易判断出来。”
      “除此之外,还要在御史大夫身上开刀,比如御史大夫的考核中,如果在他任期内,朝廷在他的辖区抓到了贪官,而这个贪官的贪污的消息不是从御史台出来的。”
      “那至少能治御史大夫个渎职罪名…”
      “不过说到底,贪污是人性,只能遏制,想要没有贪污,除非人都死光光。”
      对于如何治贪,陈楚也没有好办法,毕竟这东西,说是治贪,谁知道是不是打着治贪的名义…党同伐异?
      “从根源上限制贪官的产生,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从小灌输清正廉洁的高尚思想,不敢保证杜绝贪腐,但至少能培养一些清正廉洁的人出来。”
      对于贪腐,没有人敢保证,也根本做不到保证,只要有人的地方,黑暗和光明必然是永存的。
      “先生说的这些,根源治理,一头堵,一头疏,虽然无法彻底杜绝,但至少能正一正这股不正之风。”
      “只是先生总说的根源治理,不知何是贪腐的根源?”
      朱标苦思良久,

第46章 以官驭民,以民治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