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公子,这些是商贾上缴的良田明细。”
      蒙毅拿着厚厚的一叠纸走了过来。
      “全国的都在这里了?”
      “回公子,全在这里了,各地的郡守已经都送来了。”
      “哼!怎么可能只有这么一些,我秦国地大物博,你看看这里才多少。”
      赢义猛地拍在了桌上。
      光是一个郡县就不知道有多少亩田。
      “公子,各地涌过来领取米的百姓的越来越多了,这样下去,恐怕粮仓里的米不足以撑到他们明年春天了。”
      蒙毅面色凝重。
      自从听闻秦国粮仓每七天都会放粮一次之后,各地百姓都朝这里聚集。
      “怎么,当地的官员就毫无作为吗?”
      赢义接二连三的发问,蒙毅都只是默认。
      “这些人的胆子未免太大了!根本不把国法放在眼里!”
      “公子息怒,改革并非朝夕就能做到的。”
      “现在还藏有许多六国余孽,要想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恐怕还是要处理六国余孽才行。”
      “蒙上卿说的有理。”
      他坐下来细细一想,自己的确有点操之过急了。
      商贾不愿意交出良田也是正常。
      他们当这个土地主多年了,怎会轻易交出来。
      “不过臣打听到陇西郡的王家家财万贯,可这名单上却没有他的名字。”
      “陇西郡离咱们这近的很,本公子就亲自去上一去,杀鸡儆猴!”
      秦国的粮草本就不足,要不是他上回使计谋在官员的手中拿到一些,恐怕已经有很多百姓要饿死街头了。
      陇西郡王家。
      “父亲,郡守大人说了,把咱们王家从陇西郡的名单上划掉了。”
      一名少年兴奋的冲到王仁的面前。
      新的赋税制度下来的时候,王仁就差人给郡守送去了几万钱以及一些礼品。
      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了,不单单是陇西郡,别的郡县的商贾都是这样的。
      一碰上事儿,只要给郡守送钱就可以了。
      最终受益的人还是各地的郡守。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郡守大人收了咱们的钱,自然不会出卖我们。”
      “还是父亲高明。”
      “天高皇帝远,这八公子啊只待在咸阳城内,哪知道咱们这发生的事情。”
      “在这,就是郡守大人说了算,哪有他八公子什么事!”
      赢义只是在咸阳城的百姓心中有些地位。
      在各郡县的百姓眼里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的人罢了。
      只是靠着嬴政的一点宠爱就嚣张的无法无天了。
      “母亲,我拿到米了!”
      一个破旧的小木屋内一家人正煮着粥。
      “母亲,先给弟弟妹妹们喝吧。”
      一个稍微大点的少年主动将手中的粥递给了弟弟妹妹,他自己都已瘦骨嶙峋了。
      “不是说按一户的人数领的吗,你怎么才领回这些么赈灾粮。”
      “各郡县的人都涌过来领粮,人未到已经不让领了。”
      少年无奈的说道。
      “哎~这里的米远不够咱们一家四人七天吃啊。”
      “我再出去看看能不能弄点吃的来,你跟弟弟妹妹们先吃。”
      “母亲......”
      少年岂会看不出母亲的心思。
      不过就是想把粥给他们喝,自己等会回来喝剩下的就是了。
      弟弟妹妹还小不懂事,直接抢着喝粥,他们饿的太久了。
      少年紧紧攥住了拳头,仿佛是下定决定一样冲出门外。<

第三十二章 中途救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