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哥不慌,看他们能闹到何时!”
他早就派黑甲军守在那些官员的府外。
不出他所料,黑甲军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进了丞相府。
这些聚众闹事的人,不过都是他们派来的。
“传本公子的命令,凡是聚众闹事者,罚五千钱。”
“米店只要手续上交齐全,明日就可继续开张。”
早上的告示张贴之后,这些米店的老板人人自危,皆不敢收朝中百官的米。
如此一来,他们手中的大米只能低价卖给赢义。
且日后都不可再以此获利。
虽然有一些骨头硬的,但大部分官员还是不愿意将白花花的米砸在自己的手中。
短短三日之内,大秦粮仓几乎都快被塞满了,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便是开仓赈灾。
过了三日的期限之后,即便是那些官员想通了,他也不进行收购了。
告示上贴着三日就是三日!
赢义将粮仓内的米分成了三部分。
一部门是作为军备物资。
一部门则是作为宫中日常所需。
最后一部门便是作为百姓的赈灾粮。
他让治栗内使分别找来了三个人管理,并将米进行分装。
每袋拿出去的米都要记录在册。
他将领米的地点安排在了造纸坊的门口。
除了富商以及官员,当地的百姓都可以来领米!
赢义出现之后,城内的告示换的速度也是极快的。
百姓们得到消息之后都纷纷来造纸坊门口排起了长队。
“诸位,此次分米是按人头分的,家中的孩童也可来此排队!”
“八公子,我的妻儿都生病了,卧床在家,过不来啊!”
一个骨瘦如柴的男人哭着跪在了赢义的面前。
很多农户的良田被抢走之后,就没有了收入的来源,没钱治病是常态。
运气好熬一熬就过去,要是运气不好,小命就不保了。
赢义看了一眼,于心不忍。
“将你家的地址告知黑甲军,本公子会派他们前去核实,要是你撒谎,今后你就再没资格来领米了!”
他的声音不大,但是在场的人都听的一清二楚。
“多谢公子大恩大德!”
有了他开头之后,不少农户因家中有人无法前来排队的都去黑甲军那里进行了登记。
虽然核查起来会有点麻烦,但是避免有人弄虚作假,他就必须查!
而且要严查!
现如今咸阳城中的百姓手中人人有米,就连米店的生意都变差了许多。
那些官员手中的米就更别提出手了。
秦国已经颁布了秦国的官员不论大小皆不可从商,即使是宫门口的侍卫都不行。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将家中的良田上交给赢义。
赈灾粮每七天发放一次,这样才能确保他们不被饿死。
所以每七天,咸阳城就会出现奇观,上千人来排队。
且周围的村庄过来的人数越来越多。
经此一事,赢义的名字深深的烙在了咸阳城百姓心中。
甚至有孩童编写童谣。
朝中的百官更是不敢再小看他。
先前在各村庄的立下的功德碑上,都刻下了“秦国八公子!”
第二十一章 赈灾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