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夫,既然您把我们集合在一起,讨论这事,莫非周大夫有办法?”
“对啊,周大夫一定有办法的。”一时间大家的眼光转向周希程,似乎他就是希望。
“哎,三年一轮转,这是朝廷法制,就算我也难以违背。”周希程叹气道:“不过,既然姜知县即将要离开,我们怎么能没有啥表示呢?”
“表示?”大家伙沉默片刻,立即相互交谈起来,应该给他什么表示呢。
“周大夫。”子明听到这,基本上知道啥意思了,不就是给姜知县开一场欢送会吗,心中自有计较,开口说道。
“嗯?”周希程看向眼前的年轻人,问道:“莫非你有什么法子?”
“周大夫,按我看来,我等送钱实在太俗,姜县尊两袖清风,怎么可能接收我们的钱财。”
说着看向在场诸人,发现大家都在看着自己,子明说道:“为官着,莫过于声名,不如我们给他一块牌匾如何。”
周希程双眼一眯,主意倒是个好主意,不过。。。。转眼看向子明,说道:“就仅仅一块牌匾,如何表示我象城人民的心情。”
在场诸人一听,确实如此,送个牌匾吧,还是感觉太轻了,又纷纷议论起来。
“周大夫,不必担心,据我所知,我象城已经好久没有编写县志了,不如邀请姜县尊,进行编写,我们把他的功绩写入县志,流传千古如何?”
此言一出,震惊四座,周希程眯着眼睛,思考着可行性,良久说道:“那就如此吧,我们给要选几个人出来进行编撰。”
“周大夫,不必了,在场诸位,属周大夫学识最高,周大夫切莫推脱,此中必然有你。”当下几个人细细的讨论编撰的人选。
阳光洒落在大地上,唤醒小城新的一天,“姜县尊,今日要去哪里?”子明一大早便恭候在了县衙附近,等着姜知县。
“今日,受县学邀请,前往孔庙进行学术交流,怎么,子明要一起去吗?”也不待子明回答,便带着他前往孔庙。
孔庙前,周希程等人带着一帮儒学子弟,站在门口,远远的看到姜知县走过来,立马迎上去,将他带进孔庙。
时间悄然而逝,日上中天,姜知县终于讲完了,子明一看立马问道:“姜县尊,象城自三十年来百废俱兴,到如今学校,城墙等地全部修建,姜县尊可有何感想?”
“象城自三十年以来百废俱兴,到如今模样离不开诸位共同努力,我也只是恰逢其会罢了。”
“姜县尊,我象城自唐神龙建城以来,无志传世,如今县尊即将远赴他乡,不知可否为我象城撰写县志?”
“撰写县志?”姜知县双眼一眯,心中自然知道底下人的想法,叹了口气说道:“到时我疏忽了,这段时间确实有些忙了,本来确实打算撰写县志,既然如今提出来,那就提上日程吧。”
“这几日,倒是给累坏
第四十一章商量县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