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死些家畜,还有人了。
一些体弱的老人怕是要熬不过去了。听着家里老人的叨唠声,子明嘴角不由得翘了起来。像是想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冬天的天总是黑的快,申时刚过,才到酉时,天便黑的看不清路了,叶兰到是入暮时分便来到了子明家。
之前诗会结束的时候,叶兰便与子明打好招呼,要来他家做客。
一看客人来了。
许母立即让子明去作陪,朱小姐本来打算给他们母子帮忙,无奈对方盛情,便只好住手,与子明待在庭院,坐在一旁亭子内。
庭院早就被火烛照亮,子明取来茶水果物,放在桌上,叶兰并没有去动眼前的茶水,反而看了子明一眼,问道:“子明,你真的决定去经商了吗?”
“父亲身体这些年越发不行,家里人都怕有那么一天,所以我给要接手家中事物。”子明扭头看了眼父亲卧榻的房间,露出一丝担忧的神情。
随后看向叶兰,再度说道:“不过你放心,我不会放下学业,有空之时,都会研读,今日诗会,蒋大先生答应回头有空帮我补习一番。”
“蒋大先生确实有心,既然如此,那我也就放心了,不过伯父身体……”叶兰没说下去,不过脸色已经露出几分担忧。
子明已然从中知道对方想说什么,此刻笑了下,说道:“以后再说吧,兴许有转机也不一定。”
“哎呀来来来,最后一碗上桌了。”菜刚刚上桌,许母看着外面坐着的两人,喊道:“吃饭了,赶紧的,冷不冷,子明也是,让人家在外面吹冷风。”
“伯母,我们这就来。”叶兰答应一声,二人走进大厅,宾客尽欢,饭菜完毕,叶兰又陪了一下,便离开了,好在并没有什么宵禁,身后的小丫鬟喜儿提着灯笼,在前面探路,望着叶兰的背影消失在巷口,子明这才放心回了家。
新年在大家的期望中如约而至,太阳暖暖的照射着大地,南方的新年并不像北方漫天大雪。
即使下雪,也是雨夹雪,或者便是单纯的小雪,正如世说新语描述那般如若柳絮因风起。
好在今年虽然风大,但是却没有下雪,集市早就关了门,在象邑工作的外乡人要是回家的话便早早的关门提前一个月便回去了。
一大早,子明便穿了一套淡蓝色道袍,外面搭配了一套斗篷,整理好仪表。
陪着母亲前往栖霞观祷告,一到新年,县内真武殿,东岳宫,蓬莱观,城隍庙都异常火爆。
自除夕开始,便是通宵达旦,道长们都会严阵以待,为信者祈福,摆法阵。
蓬莱观,位于城南,离子明家到是算不上不远,其中供奉的便是秦时徐福,以及玉皇大帝,三清等等。
算的上是一处大道场了,接客的道长在道观大门处安排信众有序进入道观。
第二章诗会(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