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你知道你姥姥遇仙的准确地点吗?咱们有什么凭据和那个仙姑相认?她可没见过你,你也没见过她!”
苗若彤欢快的一笑,开口道:“你放心,我知道姥姥碰上仙姑的那座小森林,就在往八大庙这条小径的半山腰。至于相认的凭证,我想这个当年仙姑赠予的竹节青瓶应该会是一个显著的标志吧?”
说着,苗若彤从胸前的衣衫中抽出一枚吊坠。正是那个指头大的青色玉瓶,形状就像一节竹子。她用红绳串了起来,挂在脖子上。
颜墨看到这个别致的竹节青瓶,特别是那材质,平常人不可能拥有,便点点头,在她心底轻笑一声,道:
“不错,不错,想来只要仙姑看到这个青瓶,一定会认出她自己的东西。到了这里,你就将它露在衣服外面吧,别塞回衣衫里了!”
苗若彤听他如此说,嫣然一笑,柔情蜜意道:“好的,就听夫君的。”
她这一声夫君,叫得颜墨心中酥酥的,牵着她的手也不由得拉了拉,让她更加贴近自己。
两人穿过一座古香古色的石牌坊,进入了金八山的山门。
这座金八山栽种有大量的银杏和油松,远近一片苍翠。
上山不远,有一座唐汉时期的兵营旧址,古建筑保存得不错,平时偶尔也有些游客上来瞻仰凭吊一番。
两人时间充裕,便决定进去看一圈。
颜墨牵着苗若彤在这荒园中慢慢游走,如今正是春未夏初,花凋松青,鸟鸣山幽,看到演武厅外有水一泓,清泠透彻,倒映着天上的白云苍狗,不由有种朝代更替,人世沧桑之感。
苗若彤看着眼前景致,转头对颜墨笑道:“墨郎,如此景观,可有诗兴?”
颜墨淡然一笑,看看此处已渺无人迹,便取下口罩,略一沉吟,踱上几步,便开口吟诵道:
“乱山千寻石作梯,青葱四面云落溪。
“悠悠野路何处去,好山婉转双排立。
“满地落花啼鸟静,寂寂云堂翠微低。
“阅世古松依旧在,不胜登临一振衣。”
他的声音本就好听,加上抑扬顿挫的韵律,清清朗朗的回荡在荒园里,说不出的雅致风流。
苗若彤听了,双眼射出迷醉的光芒,忍不住拍手叫好道:“墨郎,好诗,好诗!今天琳妖精没来,不然她非喜疯不可!”
颜墨揖手笑道:“过奖,过奖,不过是一时感慨罢了!”
苗若彤走过来挽住他的手,喜孜孜地道:“墨郎,这首诗有名字了吗?”
颜墨随口道:“就叫《过金八山演武堂有感》罢!”
他刚说完,就见远处一间旧舍中闪出一道婀娜的白色身影,她衣衫飘动,身法轻盈,驻足向他们这边深深地看了一眼。
颜墨眼前陡然一亮,这是一个清丽秀雅的少女,双目湛湛有神,肤光如雪,柔美如玉,鹅蛋脸上有个小小的酒窝,腼腆中带着亲切,让人一见不忍转睛。
她看到颜墨两人,神色间闪过一丝掩饰不住地惊讶,看到颜墨看她,她秀脸一红,美目流盼,微颔螓首,便转身离去。
颜墨也是眼现讶色,不意此处居然有个秀美绝伦的少女出现,看到对方礼貌的点头,他刚想回应,就见她已含羞离去。
他注意到她轻盈的脚步间,似乎带着某种奇异的步法,只是两三步,衣袂飘飘,就隐入了青翠的花树丛中,消失不见。
“有意思!”颜墨轻笑道。
苗若彤由于侧身的缘故,没有看到这个少女,听到颜墨此话,不由奇才道:“什么有意思?”
颜墨笑道:“没事,刚才看到一道人影,从那边走了!”
苗若彤转头看去,只见荒园寂寂,哪里还有人影?
她脑子陡然浮现出某些山精野狐地传说,心中打了个寒颤,便道:“咱们走吧!”
颜墨笑笑,道:“好,走吧!”
出园后有小径往上,山势渐渐陡峭起来,行上百余米,有一座“微凉亭”,供游人歇息。
今天是周一,山上没有什么游客,两人也感觉不累,便没有驻足,继续往上走。
两人边聊边行,又上百余米,苗若彤微微喘息起来,颜墨便道:“要不要休息一会?”
苗若彤抬眼遥遥看了一眼前方,便摇摇头,道:“不必了,走慢些就行!再上一点就到小树林了!”
颜墨看看前方的小树林,再看时间,也才刚11点半,还有大把时间,笑道:“好,咱们慢慢走。”
第六百五十五章 上山赴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