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七章:起义[2/2页]

迷失:长白山 年庚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姓孙的留下的隐患。”
      流放罪犯往北境的事情早就有了,只不过之前孙大人做的更加激进而已。群臣自然不会把罪过归结到前人身上,所以就拿了被贬官在外的孙大人做了替罪羊。
      “边城如今的情况如何?”皇帝十分激动的问道。
      “陛下,从边城传信至此最少需要五日,恐怕现在已经陷入危局。”
      郑修远先是给皇上指出传信时间的问题,而后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陛下,两万流民不是小数目,需要马上派兵支援边城。”
      “边城知县是谁?如此多的流民聚集,为何等到**了他才发现?”
      “边城知县是新上任的,是郑大人举荐的那个王培风。”
      “流民之事早就该处理了,拖到今天终于是出了祸事。”
      “边城恐已失守,应该增兵去后续城池防备流民。”
      群臣对此事议论个不停,显然如此大规模的**是他们未曾想到的。
      “陛下,流民能组成如此规模,恐怕此事早有预谋,不可当作简单的**处理。”
      丞相一席话说完,群臣瞬间安静下来,开始思考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
      “臣建议马上令各州郡支援边城,若流民早有预谋,他们势必会选择占领边城,如此一来就麻烦了。”
      丞相只说了麻烦,却没说麻烦是什么。虽然他话说了一半,但大家都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
      流民如果攻占了城池,那么此事的性质就不是**了,而是起义。
      “令临近州郡火速增援,同时把守住各自关隘,封锁消息,避免城内出现**。”
      皇帝当然听出了丞相的意思,流民**他并不在意,但如果是叛军起义那就不能容忍了。
      “陛下,以我朝当前军力,眼下流民**之事不难解决。但要想根除此类事情,必须先改善流民政策。”
      “先解决眼下的事情,至于流民政策之事,容后再议。”
      流民政策是解决某些罪犯的最小成本的方法,皇帝并不像改变此事。
      “陛下,还有一事也不得不做出改变了。”丞相无奈的说道。
      “何事?”最好别再劝朕改祖宗国策。
      “眼下境内发生流民**,打压神鹿部之事不得不延后了。”
      “此事与流民**有何关系?”
      “打压神鹿部必然会引起其不满,放在平常他们畏惧我朝国力便只能忍着,但如今境内生乱,若他们觉得有可乘之机选择进犯我境就不好了。”
      “他敢!他就不怕我南朝灭了他吗?”因为意外的发生打乱了先前的计划,这让皇帝十分不满。
      能扫平北境南朝早就扫平了,会等到今天?如今又不是南朝国力最强盛的时候。虽然心里对皇帝的豪言壮语十分不屑,但嘴上还是得给皇帝留面子。
      “神鹿部当然不敢,但我朝也要防止这种可能出现,不是吗?”
      “丞相所言有理,那就待朕解决流寇之后再来对付他。”
      南朝流民的起义延缓了打压神鹿部的进程,故而神鹿部在大战之后得意休养生息。

第八十七章:起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