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五年初夏。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匆匆已是两年。
初夏的风,柔和的拂过大地,本该是绿茵遍野的南方,现今却是一片光秃秃。
春季才播下的稻种,在成群的蝗虫过境时,被啃食的所剩不多。
今年注定又是一个艰难的一年,无数的蝗虫掠过,楼下满目疮痍。
然而定远城周边却是受灾不重,因为早在蝗虫形成规模前,守备府便放出十斤蝗虫可来守备府换一斤大米的消息。
要知道在这个动乱年代,一斤大米可是能救命。
哪怕不缺粮的富裕阶层也是蠢蠢欲动,如今年月一斤大米的价格可是十文左右。
此消息一出,顿时全城百姓疯了似的冲到城外,大肆捕抓蝗虫。
甚至不少士卒也加入其中,浩浩荡荡的抓虫运动持续很久。
人们早上一起床,出门打招呼都由“吃了吗?”变成“抓了吗?”
也正是因此从定远势力范围过境的虫群,鲜有成规模的虫群能离境,这也给滁州那带减少了不小的压力。
定远城中守备府门前,一大早就有人拎着各种容具排起数条长队。
因为来的过早,守备府还没有到开门时间,一些小摊贩抓准机遇纷纷挑着早点摊子前来售卖。
“老哥,你昨天收获如何?”一个中年农夫瞅了瞅并排的老者,笑呵呵的问。
“唉......老头年纪大了,比不了你们这些后生,没抓多少。”老者手提硕大的竹篓,露出苦笑地说。
看着老者手中的竹篓,中年农夫撇撇嘴,老家伙不实诚,看他手上青筋都爆出来了,还说没多少?
“你说这朱守备要这么多蝗虫干嘛呢?这段时间可是没少往外掏出粮食。”另一条队伍中,一个年轻村夫有些好奇的问。
与他前来的同村老叟瞪了他一眼,然后露出一副虔诚的神情说:“朱大人那是菩萨转世,不忍大伙受灾,才故意这么干的,真是活人无数的菩萨啊。”
“可不是嘛!此举不仅帮缺口粮的苦命人吊活一条命,还令咱们这避免了蝗灾,秋收后我们日子可不就没那么苦了嘛!”
“啧啧!你们是不知道江浙一带受灾多严重,俺本家兄弟逃难来俺这,听他讲的那叫一个?人,铺天盖地的虫群,别说庄家苗了,就连树皮都啃的精光。”
“啊!那之后江浙百姓可怎么过活?”
“嘿,怎么过活?有亲戚的投靠亲戚,没有的只能等死了。”
“造孽啊!”
话说到这里,人群顿时全都感激的往向守备府。
这可是真的活人无数,经此事件后,定远地带不少人家都供上了朱武威的画像。
甚至有些村落小镇还建起名为驱灾真君的庙宇,端坐其中的泥像赫然是朱武威的容貌。
很久之后,被视察乡间的朱武威知晓时,顿时一脸哭笑不得。
言归正传,守备府内,朱武威盯着下人完成了昨天收购的蝗虫腌制。
他走出腌制区,唤来王羊,笑着说:“开门做买卖!”
一直不理解他的做法,王羊郁闷的点点头,带着一脸无奈的让护院打开大门。
经过两年的扩建,如今的守备府可是大变样。
 
第五十二章:两年之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