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就张榜的征兵通报,经过一天的扩散,今日一早便传遍城中四处。
顿时令城中青壮争先恐后,生怕赶不上趟。
“快!定远军招兵了,晚了怕没名额。”
“你也知道了?咱们一个街坊的,一同前去还能有个照应。”
“哈哈!那还等什么,同去。”
这一幕在城中四处上演,之所以会引得百姓如此激奋,那还要说起定远军的福利体系。
进入定远军可不单单是当兵吃粮,除了每月有足额军饷外,战死还有安家费,在现下动荡年月,能发满额军饷的军队可是凤毛麟角。
最重要的是,据说守备大人即将建立商会,日后定远军士卒可是有优先配额,同时按级别还能享受不同的折扣。
因此,三千兵源很快就满额,一些从定远周边村寨赶来的青壮纷纷露出懊恼,甚至有些不甘之人,还同募兵处起了冲突。
“凭什么不要我们?”
“大老远赶来,你们就这样对待我们?”
“红巾军难道就这样霸道?”
“就是,俺们一个整村赶来,难道让我们空手回去?”
胡惟庸脸色难看的望着这群壮实汉子,他已经解释过很多遍了,但是这群浑人根本就不听。
“诸位!”他提高嗓音,一脸疲惫地说:“本官再说一遍,此次募兵已然满额,下次尔等赶早。”
“这位官爷。”此时一个高瘦的少年从人群中走出,他制止住嘈杂的人群,有礼有节地说:“素闻红巾义军仁义,此次招兵,我们确实晚来一步。
实在是来路遥远,如果就此回转的话,怕是会寒了我等的心。”
“这...”
胡惟庸见眼前少年说的在理,这事确实是他的疏忽。
比较首次负责募兵,很多地方考虑的不周全,现在想来要是一开始就留有余额,等待更佳者入伍,方是万全之策。
但是既然三千兵额已经登记造册,现在也没办法改变,除非汇报给朱武威,让他下令扩招。
不过他首次负责重要事物,可不想因为这样的事,在朱武威心中留下办事不利的印象。
因此,胡惟庸不在于少年纠缠,他朝人群拱拱手,温和地说:“感谢诸位远道而来,不过确实满员了,下次还望诸位早些前来,就此散去吧!”
“实不相瞒,我叔父亦是濠州红巾军。此次濠州被围,我特意前来投效,正是为了参军驰援叔父。”高瘦少年一脸刚毅的说:“被你这般拒之门外,我当如何自处?”
此时前来视察募兵情况的朱武威,远远地望着一大群青壮围着军需处。
心中有些纳闷,胡惟庸不是早就派人禀告招满额了吗?怎么还有人聚在军需处?
抱着疑惑,他快步向前,在走近军需处时,正好听到高瘦少年这番话。
他不禁大感此人忠孝,略带赞赏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濠州我熟的很,说说看谁是你叔父,保不齐我还认识呢!”
高瘦少年闻言转身,见到同他差不多年纪的朱武威时,不由露出迟疑。
 
第四十五章:作壁上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