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这是账本。”
军需官邓龙泉很快就控制住库房看守,在班房找到账本后立马递给朱武威。
他随意地地翻开账本,在看了几页后,脸色忽然变冷,怒气不禁升腾。
这本在现代人看来不算高明的流水账,让他越看越沉重。
按照账本记载,库房的银粮仅剩三层,但是其中账目课目让他看的啼笑皆非。
其中最令他感到好笑的是养猫护仓费用,每只耗银百两,吃粮五百斤。
养的什么猫?一个月要吃五百斤粮食?
在翻完整本账本后,朱武威脸上阴的能滴水。
问题一大堆,冒领、重复领、前后翻倍的领取军粮,这些问题比比皆是。
他掏出军中花名册与账本记录对照了下,领取军粮的大多不在册中。
比较醒目的是以军需官名义,短时间多次领取大量粮饷的吴仁宝,此人名字频繁出现在账目中。
“吴仁宝何在?”合上账本,朱武威侧身朝军中问道。
“禀将军,吴仁宝并不在军中,他在总兵进入定远时便被解了军需官之职。”邓龙泉作为新接手军需方面的主官,他抱拳解释道。
“百户刘行呢?”
“他也是在定远易帜时被解除军职的。”
“千户王化民呢?”朱武威点了几个账本上一直在领取大量军粮的名字,在军需官的回答下,他渐渐明白了其中猫腻。
“来人,打开库房。”
他唤来一什军士,抑住心中怒火,冷声令下。
就在军士即将拉开沉重的库门时,外围一个书生气较重的文吏大声喊道:“且慢!”
听到喊叫声,外围军士立马将文吏围了起来。
“我乃库房主簿胡惟庸,请见守备大人。”临危不惧的文吏,一身浩然之气,有礼有节地说道。
胡惟庸?这狠人怎么在定远当起了仓管?
朱武威闻声望去,便见此人面容白净,目光坚毅,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书生气息。
在被满脸肃杀的军士围住时,他亦面不改色,颇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的气势。
眼见于此,朱武威心中不禁暗赞,不愧是日后能执掌大明朝的存在,只可惜遇到的是老朱这样的雄主,任凭他怎么蹦哒,最终难逃一死。
“你既然是管库房的,那么账本你应该查过吧?”朱武威波澜不惊地说。
眼前的胡惟庸还只是个小人物,他自然不会露出什么异样,这段时间里他见到的传奇人物太多了,以致于心里都有了免疫。
胡惟庸脸上一愣,顿时耳红面赤。
账本不寻常的记录他自然知晓,只是碍于人微言轻,欲述之而无门。
“大人,下官自是知晓,只是此事牵扯太深,一时难于理清......”
听到这朱武威心中暗道一声书生之见,便不等胡惟庸讲完,出声打断道:“多深?能有海深?今日本将话撂这,不管是谁,胆敢侵吞公粮,杀无赦!”
屁股决定脑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既然已经坐到这个位置上,那么遇到贪腐之事,自然要彻查到底。
“大...大人,不妥,如此施为怕是定远会大乱。”见年纪轻轻的朱武威一脸杀机,胡惟庸下意识脱口而出。
“开仓!”
不顾胡惟庸的劝阻,朱武威严令军士验仓。
再次接到明令,一什军士毫不犹豫的拉开了仓门。
随着仓门吱嘎的被打开,一股谷香气扑来,只见堆满整个仓库的粮食暴露在众人眼前。
顿时引起在场的红巾军众军士,一阵愤恨的咒骂。
“他娘的,满仓的粮食居然还克扣我们军粮。”
“混蛋,不是说缺粮吗?”
于此同时,陆续赶来围观的百姓也议论纷纷起来。
“孩他爹,粮食这么多,咋最近城里粮铺卖的还越来越贵呢?”
“天杀的,还以为来了朱总兵,我们日子会好过些,没想到和朝廷一样的德性。”
“你说小朱将军会不会管这些?”
“哼,自古就官官相卫,依我看十有八九会不了了之。”
虽然百姓不敢大声喧哗,但是络绎不绝的民怨声还是传进众人耳中。
一时间令朱武威、费聚等军中主官面红耳赤。
尤其是那些因元廷腐败而揭竿起义的老红巾军,一个个脸臊的发烫。
“可是......”
胡惟庸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但并不是个合格的领袖,他心系的是稳定民心。
&nbs
第三十二章:雷霆行动(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