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章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2/2页]

重生之天行健地势坤 龙人玖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不让陈俊东来的,说是小孩看见死人的场合不好。但是父母前脚刚走,陈俊东就后脚跟上来了。
      腿脚不便的张成老伴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在陈俊东妈妈和顾婶的搀扶下,与的张成遗体告别,等灵柩抬出了院子,张成老伴也哭的背过气去。
      张凤英就像个木头人似的,跟在着打着灵幡的大弟弟身后,不时向路边撒一把纸钱。
      她的二弟弟还不到十岁,浑浑沌沌地抱着他父亲的遗像跟着,身后是她们父亲的灵柩,被几个人抬着缓缓前行。
      姐弟三人身上除了系在腰间的新的白色孝带,衣服看起来很是破旧,已经是二十岁大姑娘的张凤英也不例外。
      “唉,才四十多岁就走了,这一家人太可怜了。”
      “说的不是,要是有钱早点治也许……”
      “这剩下老张婆子病病殃殃的,领着三个孩子可怎么过啊。”
      ……
      众人轻声叹息着,不少人还抹起了眼泪。
      陈俊东站在一旁心情沉重,他悄悄地擦掉眼泪。他看见凤英的好朋友柳红梅正蹲在地上啜泣。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世界上悲惨的事情太多了,有太多的事情陈俊东管不过来,他也没能力去管。但在他身边发生的,陈俊东想无论如何他也绝不会袖手旁观。
      这几天时间里,陈俊东也尝试与父母沟通想做点小买卖的事情,他不敢说是要开小商店,那样会吓着父母。
      可是父母没有丝毫商量余地,他们说一个小破孩还想做买卖,异想天开;再说这不是搞投机倒把吗,正经人家怎么会做这个;就算是能行,本钱哪里来?父母说来说去,就是根本不允许和一大堆根本行不通的理由。
      陈俊东理解这个时候父母的思维观念,想从父母这里得到理解和支持看来暂时是没有希望了。
      不只是陈俊东的父母,一九八零年这时候,绝大多数的人根本没有市场经济的意识,还担心割资本主义尾巴……
      但张成的去世深深地触动了陈俊东,陈俊东不想再等了,父母根本不可能同意,他只好先斩后奏了。
      解决一样是一样,陈俊东决定先从开小商店的房子下手。
      他相信,有了这个地方,即使卖茶叶蛋、瓜子、麻花、油条等,一天的收入也绝对是工资的几倍。他甚至都没有考虑到这个时候,白面、豆油都是定量供应的,并不好弄到。
      一分局办公楼二楼的一个房间,郑旭中正皱着眉头坐在办公桌前看一份困难补助的申请,他不时叹口气。
      桌子上还摆着厚厚的一叠困难补助申请,这些困难补助申请都是一分局下属的各个单位报上来的。
      生活有困难的职工太多了,有红户口本吃商品粮的相对还好一些。那些户口在农村的黑户,一个职工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因为没有供应粮油,大部分钱都用来糊口,养活一家老小太难了。有的家庭穿衣吃饭都成问题。。
      这才七月中旬,二季度的困难补助刚刚下发,可三季度困难补助的申请就攒了一堆。
      工程局虽然尽力帮助有困难的职工,可是困难职工太多了,一个季度二、三十块钱的困难补助也只是杯水车薪。

第24章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