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从一次打架开始的。
蔡老二和大军一路上蔫头耷脑不说话,他们心情复杂。
既有对陈俊东表现的震惊,也有对陈俊东变化这么大的疑惑,还间杂着获胜的喜悦。以前总是挨揍,这可以说是第一次获胜。
但他们更多的是担心郭三胖等混混的报复,这些混混们吃点亏,往往就没完没了地纠缠。
“大东,你今天怎么这么猛啊?以前你打架也不行啊。”
蔡老二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对啊,大东,你太厉害了。你一个人打趴他们四个,他们还比咱们大。说出来都没人信。”
大军附和道。
“没什么,晚上再说吧,对了,你们再找几个咱们沟里的,宏伟、建辉、王老大都告诉一声,咱们吃完晚饭到打谷场集合。”
陈俊东回答。
“要和郭三胖他们拉网打架吗?怕打不过啊。”大军有些担心。
“不是打架,就想和大家一起聚一聚,我说点事。”陈俊东若有所思。
“大军,老二,这些鱼我都拿回家吃了,好久没吃这么好的鱼了。”
快到家门口时,陈俊东翻弄一下大军手中的渔网说。
好朋友之间没必要客气,他确实好久好久没有吃到家乡的鱼了……
家里晚饭是陈俊东做的,桌子上摆的满满登登的。
一盘金黄的煎鸡蛋,一盘凉拌西红柿,一盘摆放整齐切成半的黄瓜和小葱,钵子里是蒸的土豆和茄子,旁边配着一碗辣椒酱。主菜是鱼,一盘酱闷,一盘干煎。
除了鱼,菜都是自己家菜园子种的,都是后时代说的纯绿色食品。
主食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大米饭,这晚餐是平日里少有的丰盛。
这也是陈俊东重生后第一次全家一起吃饭,他微笑着享受着这温馨。
袁琴唠叨了陈俊东几句,说他一点也不知道节省,又买麻花又买糖块,还把平时舍不得吃留着卖的鸡蛋做了菜,家里穷,袁琴节省惯了。
陈俊东微笑着点头也不解释。
吃了一口鱼,袁琴也不唠叨了,马上就夸陈俊东做菜水平大涨。
陈旺也一边吃一边夸着陈俊东的厨艺,还抱怨家里没酒了,要不这么好的菜,怎么也要喝两杯。
可心又在抢她三哥的饭碗,说红花碗是她的,粉花碗才是三哥的。
俊德逗他说:“凭啥啊?”
可心小脑袋一扬,歪着脖子说:“凭我长得俊!”
笑语中,二国、三德子和可心都吃得狼吞虎咽,袁琴不时提醒要小心鱼刺。
二国又盛了一碗大米饭,这已经是第三碗了。
“我还没吃饱……”
他看看锅里所剩无几的大米饭,又看着妈妈袁琴,有些不好意思地拍拍肚子说。
“要是每天都这样就好了,中午有麻花,晚上还能吃大米饭,还有鱼和鸡蛋。”
三德子很有感慨地说。
“就是,就是,看我还有发卡呢。”
可心摇头晃脑地说,还不忘显摆了一下她头上的发卡。
“放心!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陈俊东学着当时的电影《列宁在1918》里流行的台词说。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哇,太好了!”
三德子和可心几乎同时学着陈俊东的话……
第12章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