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知道,林依荷本就是个好奇的人,对商业上的事很上心,肯定也想去现场看一下。
工场在村内偏北一点,专门围了个场子,里面有茅屋,还有些敞篷。
此时在里面忙活的工人,有二三十个,大半是男人,有老爷子,也有年轻些的,另外也有七八个女的。
这些男女,大多就是村里人。
这男女比例有些失调,宁北看在眼里,心中有些推测想法。这何伯,果然老奸巨猾,看样子,对蚊香的制作保密的紧,管理的很严。
不过,他也没说啥,蚊香的制作迟早还是会泄露出去的,人性如此,早晚两年的事。
“在场里干活的,大约三十个人,其他还有些人在外面弄草料,弄泥巴啥的。”何文才稍微介绍了一下。
随后,他在工场内叫来了一个人,当初跟宁北学工艺的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说起来,还要叫宁北一声师父。
这年轻人,看到宁北来了,也颇有些激动。
听到宁北是来解决问题的,立刻说了几个遇到的问题。
宁北看了下,指点了解决的方法,即使没有明确方法的,也说了下思路,让他们自己去摸索。
工业技术上,有时候就是这么回事,说准了要点,几句话,就能解决长久解决不了的难题。
林娘子此时也分外好奇,东看看,细看看,时不时恍然大悟的样子。
宋良,此前也只是在自家工场里,粗略看过朱环几个丫头手工小批量制作过。此时,他对大规模的生产工艺流程也有所思考和启发。
看过了工场,宁北等人准备去看老宅子。
这时,已经不需要何文才陪伴了,何文才告辞而去。
去老宅的路上。
“我见那蚊香场,还可做的更好更大。”林娘子说道:“自家不需要亲自去弄草料,从外面收买就行,可节省不少人力。专注于制作蚊香,而且如是能引入水力,效率也能提升不少。”
一边,宋良跟着点头,很赞同她的观点。
宁北听着林依荷如此点评,心里有些好笑,过几天都要结婚的人了,还在操心这些事。
“随他们去吧,反正不是自己的工场,收些分成就好。”
“若我林家也建个这般的蚊香工场,你以为如何?”林娘子此时看着宁北,问道。
这是在征求宁北的意见。
“这个很辛苦的,赚的钱不多。”宁北说道。
“他等几十个人,一月就能卖一百贯,很不差了,若是改进一下,就更划算了。和其他买卖相比,也不算差了。”林娘子说出自己的分析,看样子还是想在苏州建一个蚊香工场。
“嗯,你想建就建,等公明回苏州了,就可以参照这个工场建一个新的。虽然辛苦,也算是个收益。”宁北点点头,附和了她的观点。
“宋良,那你可要记得此事。”林娘子见宁北赞同了,高兴地笑了笑,回头对宋良特意交待了一句。
“好,我记得。“宋良答应道。
不多时,几人就来到了王安远的旧宅。
第617章 恍然大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