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3章 渔家捕捞[1/2页]

医道狂尊 掩埋记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午时分,从山上下来,随后乘船去太湖。
      灵岩山这里离太湖已经不远,没太久,就到了。
      太湖和鄱阳湖一样,是国内最大的几个湖泊。
      之前来的路上经过浔阳的时候,只是见到了鄱阳湖的入江口,咋眼一瞥,离湖的主体部分还非常远。
      几年前,宁北在那个时代,也曾经来过太湖,但行程匆匆,并没有到湖上游玩,只是在岸边遥望,拍了几张照片而已。
      这次来太湖,也算是故地重游,可要专程到湖上看一看。
      太湖真的很大,一眼看不到边,有大海的感觉,只能看到湖中的几个岛屿。
      这里有风,小松将风帆张起,船自己往前缓缓滑动。
      这天下午,大家坐在船上,绕着湖中的岛屿走了大半圈,然后才从另一条路径返回。
      “太湖中水产有三白,味道鲜美,宁郎君,稍后我等不妨去尝一番。”
      “哦,哪三白?”宁北好奇地问道。
      “白鱼,白虾,银鱼,许多文人雅士吃过之后都赞叹不已,甚至作诗纪念。”
      “那一定要尝一尝,可不能错过了。”
      “此三种,以刚出水的新鲜为最佳,今天天气好,湖边应当有渔家捕捞的有。”
      于是,在宋良的指引下,船只来到了湖岸边一个小村镇。
      在这里,宁北尝到了难得的美味。
      白鱼,白虾,银鱼,此三种鱼虾,都不大,白如玉,甚至透明。渔家的做法也有好几种,清蒸,盐水煮,酒泡,还有生鱼片。无论哪种做法,都十分鲜美,大有不虚此行之感。
      直到返程的途中,宁北还在回味晚餐鱼虾的味道。不止是他,其他人也还在议论这个。
      “唉,宋良,如此好的味道,若是能弄到南夏去,该多好,每天都能够吃到,想一想,就很幸福,真是人生一大美事。”
      “宁郎君,恐怕不易,南夏太远,鱼虾在途中就死掉了。”
      “是的,太远了啊,实在很可惜。”宁北也晓得自己就是随口一说,不现实。
      总之,这是相当不错值得回味的一天。
      第二天,宋良带着宁北去看宝带桥。
      宝带桥在城南外五六里远,直接划船过去,一下就看到了。
      宝带桥,是多孔拱桥,南北跨越大河,足有两三百多米长,远处看,像一条玉带横卧在河面上。
      宁北看到这座桥,非常惊讶,这桥比他想象的还有长。如此长的一座石桥,在这个时代来说,真是相当的不容易。
      “此桥从此注定为苏州一道靓丽的风景。”只能这样感叹一句。
      看过了宝带桥,这天以及之后几天宋良又带着宁北去过苏州附近多个风景好的地方,大多也是后世著名的景点。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寒山寺,城西北的虎丘和虎丘寺,还有其他一些寺庙和风景秀丽的湖泊等等。
      可惜,宁北毕竟不是这时代的文人,缺少那份情怀和文学涵养,无法作出自己的诗词,有点遗憾。
      除此之外,他发现苏州这里的寺庙也很多,凡有山,必有寺。
      可见这时代佛教的昌盛。
      

第583章 渔家捕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