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7章 本地的特产[1/2页]

医道狂尊 掩埋记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如今景象,依稀可以想象当年盛况,秦淮两岸,楼台相连,不绝如缕。”周明章带着一丝叹息说道。
      这天晚上,众人在岸边选了一家饭店吃了饭,品尝了一下本地的特产,晚上就夜游秦淮,好不快意。
      接下来两天,几人一起游览了几处著名的景点和古迹。
      此地是几百年的南朝都城,遗留下来的的人文风景遗迹是多不胜数,短时间内想要游览完是绝不可能的。
      正直阳春三月,繁花似锦,绿意盎然,江南水乡,光自然风景都让人垂怜往返。
      几人只能匆匆走马观花,去了一些名声在外的地方,石头城,凤凰台,朱雀桥,乌衣巷,钟山,栖霞寺,夫子庙还有几处前几朝的故城遗址。
      毕竟宁北有事在身,无法在此细细浏览品味,不得不离开这里,继续行程。
      但是,周明章实在舍不得就此决然离开,最终决定与宁北暂别,继续停留几日。
      两人约好时日,到时在苏州汇合,一起返回南夏。
      秦淮河边作别后,然后出秦淮河,向扬州出发。
      扬州这名字,也是非常古老了,三代之前,就有十二州和九州的分属,其中都有扬州一份。
      自隋朝开通大运河以后,扬州这地方发展更是如火如荼,经济上的地位更是突显,除了长安首都,此地可谓是首屈一指。
      宁北印象里,扬州似乎从未衰落过,无论是后来的宋朝时代还是更后的明清,都是著名的城市,一直繁华了上千年。
      在各个朝代的诗词中,提到扬州,给人的感觉都是繁华,风流。
      所以他的心中,对此地也是颇为向往。
      次日,船就到了丹徒县境内,丹徒县城在长江南岸区域,是润州的州府所在地,而润州是浙西道观察使的首府,所以也是重镇。
      据说前些年改了名字,如今叫镇海军节度,品级提升,显然地位越发重要了。
      除了浙西,还有一个浙东,感觉跟后世的浙江省也脱不了干系。这是宁北从宋良的讲述中得出的印象。
      这里的长江真是宽阔浩瀚啊,即使天气不错,一眼也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对岸,大概离出海口也不远了。
      丹徒这里也是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往南,有运河通往苏州和太湖,往北就是扬州运河,直通黄河。
      江面上舟帆林立,来来往往,时不时就可以见到多桅的大船,长达三四十米,船舷离水面都有丈高。
      从丹徒到扬州路程就很近了,没多远,一个江南,一个江北。
      没有在丹徒停留,随着船流向北而去,江上清风徐徐。
      走到中途的时候,忽然听到上面掌帆的小松大声呼叫道:“好大的楼船啊。”
      “是啊,好大。”其他的船工也在叫着。
      宁北寻目望去,果然,见到对面一两里外斜着过来一庞然大物,之前离的远,没有注意,现在近了些,已能看出那是一艘船。
      虽然现在离的远,看在眼里不是太大,但正因为考虑到之间的距离,

第577章 本地的特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