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因此不显得多热闹。
大堤很长,据说有十里,一个小时左右,几人走了半个来回。
“似乎比长安逊色一些。”二娘子没发现什么新奇的东西。
“那当然,还是那句话,长安毕竟是长安。”这回是宁北这样说。
南夏的各行业的规模和档次自然无法跟首都长安相提并论。
长安那是达官贵人和天下财富汇聚的地方,他们手稍微松点,漏一点油水,就够底下各行业活的很滋润。南夏这地方主要挣的却是贸易中转运输的辛苦钱。
转了一圈,几个少男少女,神情开朗了一些。
歇息的片刻,二娘子问道:“稍后,回驿站吗?”
宁北和王永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现在时间还早,一时却没有好的去处。
这时辰,专门邀请他们去中华楼做客,路途也有点远。
“这样吧,我们一起去听音乐吧,南夏的音乐还是有些特色的。”宁北想到去年去听音乐的事,比较文雅,于是提了出来。
“好,这提议不错。”王永赞同。
“哦,是了,我曾在长安听过几个曲子,很悦耳,据说是南夏这边传过去的。想来,本地的会更好。”两位小娘子神情再次振作起来。
听音乐会,也要选择哪一家,王永平时应酬比较多,这方面他估计比较了解。
“王兄,你看,去那一家较好?”
“随我来吧。”王永说道。
穿街过巷,稍后。
“宁北,这家你应当来过吧。”王永问道。
“听说过,但是没有来过。”宁北看着眼前这家挂着“素乐斋”楼阁。
素乐斋,如果没记错,这是邓玉芷所在的那一家乐坊。
“宁北平日应多出来走动,否则日子岂不是很无趣。很多人听过你的名声,却没有见过你人。”王永笑着说道。
宁北笑了笑,没有说话,人各有志,想有所得必有所舍。
他要做的事太多,自己又不是天才,许多事只能亲力亲为。
若非必要,更愿意待在工场。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时代交通太困难,出门走路太累。
几人一起进了乐坊,立刻有个年轻女子迎上来,“咦……王郎君来了,各位请入内。”
“惠娘,下午的乐会还没开始吧。”
“来的正巧,稍后即将开始了。”
“那就好,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快安排一桌席位。”
“好的,各位请随我来。”惠娘引导着几人上了楼,在一处席位坐下。
果然没多久,乐会就开始了。
和上次宁北在另一家听的音乐会差不多,依次由不同的人进行演奏各种乐曲,只是没有唱歌的。
很快,轮到玉芷弹奏了,虽然屏障隔着,看不到人,也没有说话声,但是宁北从乐曲的曲调转折中可以断定,这人就是玉芷。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习惯,在曲乐中也会体现出来。
第564章 鱼人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