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花钱。
南夏依靠汉江和其它大小河流,江里的鱼都捞不完吃不尽,所以私人养鱼的行当很不兴盛,最多就是菜园子里挖个小塘养点鱼方便自家吃,不用出去买。
常年累月下来,野塘里的鱼实际上也不少,只是没人专门喂养,个头大的鱼不多。钓鱼之乐,在钓而不在鱼,当然如果能钓到很多鱼,也不错。
可是宁北的钓鱼技术不好,坐了两三个小时,才钓起来五六条鱼,而且都不是很大,有几次大鱼上钩了,但没有钓起来,跑掉了。
这也跟鱼钩有一点关系,这时代的鱼钩没法跟后世精心设计制造的相比,容易被鱼挣脱。
另外还有几条黄鳝泥鳅,说到黄鳝,今年府里新上了一道菜叫做盘鳝,那是大受顾客欢迎,吃起来真的很爽,很多人专门为此而来。
可惜这时代还没有小龙虾这物种,失掉了一道美味,虽然有河虾,做出来也很受欢迎,但终归感觉还是差点,不够地道。
钓鱼的过程中宁北也时刻留意着周围,这个野塘周围只有他一个人,有人靠近他肯定能知道,但一下午都没有人接近过来。
至于有没有人躲在远处和暗处观察他,就不清楚了。
他只能收拾收拾打道回府,回到府里没多久,又收到一条信息,下午确实有人跟着他去了野外,是那个矮个劫匪,但只是观察他,并没有多余的动作。
这天晚上,府里也很平静,这两个歹徒也真有耐心。
第二天,宁北跟昨天一样,上午晃荡晃荡,但中午收到的信息却显露出一些信息,那两个劫匪可能准备离开南夏了,因为他们拿着包裹出来的。矮个的依然来监视中华楼,高个的将包裹放到了上次藏船的地方,然后两个人汇合了,就在中华楼的附近。
看来他们很可能打算今天动手了。
下午再次出门钓鱼,这次更警醒,坐在池塘边,一边钓鱼,一边耳听八方,隐隐约约似乎听到远处有人活动的声音,但终究还是没人过来。
可能是经过昨天的适应,今天钓鱼技术有所长进,钓了十条,还有一条大鱼。
到了黄昏时候,宁北将小鱼倒进池塘里,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这时候还不回家,反而会让观察的人生疑。
他站起身,眺望了一下四周,发现百米外的大路边,蹲坐着两个人,戴着草帽,看样子就是那两个劫匪。
他们的演技不够完美,这时辰野外蚊子多的很,谁会没事蹲在路边。不像赵忠,装的就很好,拿着根锄头带着草帽在远处一块地里忙活,似乎就是一个真的农夫。当然也可能是这两个人此时已不在乎暴露的问题。
宁北突然明白他们为啥一直等着不行动,一方面是要等着路上行人和田地里农人少的时候,另一方面是天色快暗了,将晚未晚的时候比较利于他们的行动,即使出了意外,也利于他们逃脱。
宁北将鱼竿丢在地上,一手提着装大鱼的网兜,一手拿着一个加量的“爆竹”,身上挎着的竹筒上还燃着一根香,一边往大路上走,一边手里还掂着爆竹。
第495章 未雨绸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