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惟之扭头和琰郎看了一眼。
“行,大娘等等,一会过去。”
这孙大娘是有个儿子,这家境和他们家也差不多。
这儿子也是整天打散工,估计这会还没回家。
念着她平日也曾送菜照看什么的,多干点活倒不为过。
将那洞给补了之后便朝底下喊。
“福娘,都全了吧,下去了!家里还有没有地方漏水的了,趁今天一块弄了,再把墙糊一遍。”
听见小哥的声音,杨惟甯连忙往屋子里跑。
刚刚漏水严重的地方,眼下已经堵住了。
往水桶里漏下的雨水也已经止住。
不再有雨滴在水面上砸出一圈圈漾开,停不下的涟漪。
杨惟甯心中一喜,连声向外头的哥哥们回答。
“好了好了,不漏了。”
其他的两个地方也陆续补上,家里不漏水了,总算能够安心一些。
“我看看,应当是没有了。”
杨惟甯往屋后头跑,仔细检查还有没有漏水的地方。
一次补完了,下回就不必再爬上屋顶一次。
房顶虽不算很高,到底还是有些危险的。
“好嘞!”
杨惟?也觉得,虽然现在还下着雨,淋了一身。
但是既然淋成这样了,等会还得接着淋雨,还是趁着今天一口气都弄完了吧。
“得看看大妹的屋子漏水不,她屋里的东西贵重!”
都是花银子买回来的,别给弄湿了,就麻烦了。
到时候还得花银子。
看都弄得差不多了,小妹说已经都补好了。
就和大哥一起从房顶上爬下来。
然后想了想,扛着梯子拎着胶桶去了隔壁孙大娘家里。
“大娘我们来了,瓦片您家里有吧?”
这帮忙嘛,不能自带瓦片吧,毕竟也不便宜!
跟着大哥一起又把孙大娘家的给填补好,才赶紧回了家洗个澡换身衣裳。
然后喝了点热水,去去寒!
蔺修缨三月之初闻得南江水情不免心有挂念。
京都距离江淮相隔甚远,以一己之力所能所的事情终究太过微薄。
是以日前修书一封命人送去了肃王府上,相邀夕棠过府一叙。
商议看看是否有什么法子,能筹措多些的银钱物什,再托人送抵南江。
蔺修缨见得时候差不多,遂而让墨竹往前院走上了趟。
去静候着夕棠过来、
而留在屋内的红檀,已然将茶汤烹煮,淡淡茶香流窜于室内每个角落。
蔺修缨悄然起身行至窗畔,丹蔻抵在窗上。
轻是用力随着吱呀一声,将窗推开。
阳光从淡薄的云层间落下,微凉的风没了阻碍肆意得迎面而拂。
鸟雀的脆鸣恰是裹在其中。
新昌郡主高景萱定亲本是元年最高兴的事,怎料腊月皇嫂突然薨逝。
二年又频频传来南江一带的水灾。
一颗心几乎沉到了谷底,再不敢欢天喜地的说什么了。
菡萏取了信笺送来,待看
第164章 商量募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