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明生在一旁深以为然地不住点头,就很有些碍眼了。
“劳大人牵挂费心,大人事事为百姓考虑,行仁善之举,晚生惭愧。”
“这场面话倒不必说,我也不过帮着出力,你不也在帮忙?”
宁北将他往乌衣巷外引去,想起他方才手里空落落的荷包。
“都是住在金陵城,我不考虑城中百姓还能考虑谁呢,各家各户的都难着呢。”
“我看三公子也有行善之意,他日若是从仕,也是个好官,却未曾听你大哥提过,没这意思?”
说话间将将停了些的雨又大了起来。
宋简霈接过明生手中的伞递给杨主簿,叹了口气。
“可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这雨若是一直不停,怕是要成天灾。”
听他如此说也很是认同,点头。
“正是这个道理,可惜并非人人都能如大人一般,总有些尸位素餐之辈……”
带了几分嘲讽之意,略微一顿,倒也没再接着往下说。
“原本是有的,可家父说我……咳,性子还需磨练,便想着略缓缓。”
一时说顺了口,差点将父亲平日训自己的口无遮拦不知分寸等话带了出来。
可不是么,暴雨不绝,水位不降,总有一日是要出事的。
游戏是河畔周围住着的百姓。
宁北像是让他提醒了一般蹙眉深思,转头看他。
“你这性子……”
这宋简霈的性子是出了名的刚直,总能拿话噎人。
瞬间似乎懂了那宋大人的意思。
“宋大人自有考量,就是可惜些,你如今也有十六了,建功立业的年纪。”
“你若想入仕,可是文官?”
见他这再熟悉不过的表情便知宋简霈方才的话大抵是有些不妥的。
心下有几分茫然,我今日已经很收敛了啊?
眼下不是自我反省的好时机,便顺着他的话点了点头。
“这个自然,我这个身板要是去考武举也太不自量力了些。”
父亲也好母亲也罢,他们的考量宋简霈不是不明白,却也不太上心,
“倒也不可惜,当官也不自在,在其位必得谋其职,还得按着繁复的礼节谋其职,也太累了些。”
宁北听他前言后语有些矛盾,不仅失笑。
“那还是得看你是想为百姓办事还是自己想着法子轻松了。”
“这朝中性情耿直的人也不少,如你一般的虽说不多,却也不是少见的,磨合性子不过是为了走的更远些。”
到底是少年郎,宁北婉拒了那把伞,还是用了自己的。
“在其位谋其职也是对的,总好过庸庸碌碌过一辈子。”
宋简霈听他说的大概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道理自然如此。
可也不全是这个意思。
“朝中行事节节相扣,万事都得照着规矩来,文书倒是发下不少,可要做成需得多久却也难说。”
虽未入朝,可从父亲和哥哥那里也能知道不少。
便是因着有些烦这个,才没曾急着入仕。
“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大了却难免繁琐,一想起若是往后要与数不清文山书海打交道,便有些头疼。”
说完又想到他们怕是不爱听这些的,又连忙补救。
“我一贯没什么大志气,随口胡诌,您不必
第162章 金陵主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