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的晚宴丰盛而略带奢华。卫子国确信自己有生以来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的家宴,口里暗吐口水,心里在想,要是让他夹菜的话,还不知道如何下筷,桌子上的菜每一种都是他闻所未闻的。
江怀国亲自为大家倒满酒。
“子国,好不容易见到家乡的人,今天我们一定得好好唱几杯。”
卫子国在家里只喝过那些从镇上打来的散装的白酒,这深褐色瓶子装的什么酒啊,会不会上头?
“江叔叔,子国不会喝酒。”江卫国一来是谦虚,二来也是引导江怀国说出这是什么酒。
江怀国说:“子国,这种酒叫bitterbeer,中文意思是苦啤酒,你看看颜色较浓,不过略带苦味。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啤酒。”
江英怕说英语会引起卫子国的不快,便说:“爹,子国他不懂英语,讲中文吧。”
江怀国一笑,说:“子国将在宏利纺织品公司工作,这以后啊,得试着讲英语。”
赵芝熙一笑,说:“来日方长。”
江英说:“子国,别听他们的,来,我陪你喝酒,这苦啤酒喝起来是有点苦,可是喝过后,则有点回味无穷的感觉。”
江英一饮而尽。
卫子国当然不愿意在江英面前丢面子,就算是喝醉了,这一杯一定得喝下去。
“我干了!”卫子国也是一饮而尽。
江怀国拍掌,说:“好,比我当年强,我当年在英国,第一次喝这苦啤酒时,差点当场出洋相,不过,酒后还真是大病一场。”
卫子国说:“江叔叔,你现在开一家公司,你的创业史一定很精采风光吧?”
“哈哈,精采?风光?别看我现在看起来很风光,可是我吃过的苦,遭过的罪,是谁也不相信的。”江怀国说。
“江叔叔,能讲讲你创业的历史吗,也好激励我们年青人的意志。”卫子国说。
“我的经历从没向人提起过,当然汤姆逊先生除外,他是我经历的见证人。”江怀国说。
“江叔叔,汤姆逊是谁?”江怀国问道。
“别急,听我慢慢讲来。”
黄利凹村是个穷村。江怀国本是外乡人,因家乡闹水灾,流落到黄利凹村。靠江怀国父母的帮助,在黄利凹村安了家,并且有了孩子江英,江英和卫子国从小就一起玩,感情很好。
一个偶然的事让江怀国决定离开黄利凹村。
江怀国的妻子赵芝熙和黄利凹村村长卫伯才因为交谈失和。
为这事卫子国的父亲卫中华还和卫伯才打了一架。江怀国不愿意连累卫中华一家,一天晚上,一家三口离开了黄利凹村到了上海。
在上海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手头的钱也快用光了。再找不到工作,就得饿死了。
房东了解江怀国的情况,就给他出主意,说有一家职业中介机构正要向英方输送人员,何不去英国闯一闯呢。
可是等到了英国才知道哪里是什么职业中介为无业人员谋职业,分明一个偷渡组织,向人收取费用,将人员送到英国后,当头的就消失了。在英国举目无亲,语言又不通,这回江怀国一家真是陷入了绝境之中,一家三口抱头痛苦。
然而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谋活路,在英国,想要找一个工件,真的很难。
在贫民窟里,江怀国遇到了到英国后第一个好人,后来江怀国称此人为他家生活中的第一个贵人,此人叫满文清,是一个留学生,因为学业优秀,被英国一家纺织品公司聘请为机电工程师。
“我和老板说说,去西门子电子公司吧。”满文清说。
“我什么技术也没有,他们会要我吗?”江怀国说。
“不会可以学。”满文清说,“不过,你们得学学英语,这听不懂语言,在英国很难生活。”
这样满文清的帮助下,江怀国进了西门子纺织公司,晚上的时间一家人去一家语言机构恶补英语。半年下来,还能凑合着和人沟通了,这时候江怀国靠他的虚心好学,成了西门子纺织品公司一名机修工,闲暇的时间他还学着织布。
妻子赵芝熙在一家服装厂生产线上烫衣服,江英在一家公立学校念书,一家人生活总算稳定下来。
江怀国生活中的第二个贵人是英国人汤姆逊,汤姆逊是英国破落贵族子弟,为生活所迫也为自己的信仰,在伦敦圣比得教堂作跟班。
记得是江英高中毕业的一个夏天,江怀国一家人到圣比得教堂作礼拜,和汤姆逊相识。一来二往,一家人和汤姆逊成了好朋友。
汤姆逊家庭虽然落败可是其社会交往还是很广泛,且在经济上也还算是中上等人家,靠汤姆逊的帮助和江英本人成绩的优秀,江英入了伦敦北部有名的剑桥大学,被称为世界金三角之一的剑桥大学本身就是一张金名片,江英从那里毕
第198章 国外辛酸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