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专家的分析,任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米国联储会即使采取降息行动,恐怕也是难见成效,这是因为目前的危机不是因为资金短缺或消费下降而起。
相反,目前的民众消费意愿仍然是比较高的,所以,联储会面临的是一种两难境地,另外,目前的危机是由于存货太多,市场饱和,以及缺少发展前景等问题引起,降息恐怕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实际上,唯一的办法是找到新概念和新热点,从而提升对科技产品的需求,扩大科技产品的出路,但是,目前来看,这样的机会还不存在。
近年流行的一些新概念缺少吸引力,如信息家电,要把冰箱,洗衣机都联上互联网,这是商业炒作,没有实际应用意义。
全球卫星通讯因铱星计划的失败而遭受严重搓折,第三代手机通讯看来还要拖几年,高清晰度电视也还没有形成热潮,网络应用的带宽瓶颈短期内也难突破,如此种种,都难以说服投资人向科技股市场投放资金。
所以,2001年经济危机除了一些偶然因数外,基本上是由科技发展太快,市场过于饱和而引起的,解决之道唯有要么放慢科技研究步伐,要么扩大市场,降息有帮助,但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挑战还是机会:华国政府由于采用了正确的对策,使得华国成功地避免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并为稳定亚洲经济做出了贡献。
那么华国能不能够成功地度过今年的全球危机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华国不但可以度过此次危机,而且还可以为世界经济的好转发挥积极性作用。
首先,外贸增幅的降低不会对华国经济带来太大的影响,华国政府已经考虑到外贸放缓的可能性,而且过去几年内已经开始重视华国的国内消费市场的经营。
由于华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所以外贸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华国政府把十五计划年增长率定在7%就是考虑到要留有余地,其实,这是华国多年前想要达到的合理的和理想的速度。
其次,今年的危机对华国缩小同发达国家在科研能力上的差距提供了机会,发达国家由于科技股灾,使得科技企业价值缩水。
而且由于前景不明,难以从市场上筹集资金,因此,他们开发新产品的速度就会放慢,能力也会降低,这就为华国的科技企业迎头赶上创造良机。
比如,华国在集成电路设计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电脑性能提升的要求不再那么迫切,这就会使得企业放慢提升电脑运算速度的步伐。
而华国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来加快提升自己设计电脑的运算速度,一慢一快,先进同落后的差距就可以缩小。
第三,华国不存在科技市场饱和的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对科技产品的需求潜力巨大,很多产品如电脑的普及率还很低。
因此,当发达国家为市场饱和而伤脑筋时,华国的企业却在为如何开发产品和如何占领市场而谋划。
第169章 59.经济危机(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