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小山只是撇了撇嘴,他刚才只想把事情办好,并没有细想野山参的价值,仿佛在他的思想里,似乎也隐藏着那么一丝“用钱能办成的事都不算事”的念头,毕竟以他的手段,只要梦山村的水电杂事办妥之后,外人看来十分巨额的百万钞票,莫小山不过弹指一挥就能弄到。
从莫小山那副云淡风轻的语气中,吴文强看出了莫小山确实与众不同,难怪莫小山可以把公鸡蛋的独家消息透露给自己而不另外索讨好处,就连吴文强自己凭借公鸡蛋的独家消息,就已经从《新农村》节目组那里套到了一笔不菲的回扣,比起他以前死皮赖脸纠缠许总弄到的钱还多。
莫小山能不算这些小账,还可以随便一出手就是七十年份野山参这种珍贵的药材,吴文强心头暗自嘀咕着莫小山这颗大树非得抱好了不可。
“小山老弟你在哪呢?我准备去你建的农场参观一番,翻年第一版新闻,我决定用整版的报道都来介绍你的农场,我亲自执笔撰稿!好,我还在火锅店等你!”
吴文强这些天也反复思考了很久,最后还是认为替莫小山吹鼓造势还得他亲自出马,虽然他手下也有不少专业溜须拍马的职业记者,可是这些人难保不会把消息高价转卖给其他人,而且别人代笔写的报道总是没有他亲自动手的情分重。
为了讨好拉拢莫小山,即便他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动手写新闻报道了,他还是决定自己亲自写一整版关于莫小山的专访报道。
搭出租来到火锅店,莫小山还没跟吴文强寒暄几句,青山文艺社的电话也打来了,接通之后,青山文艺社的班主语气显得有些尴尬,估计是被莫小山要他们想新奇的点子给难住了。
就算是春晚选拔,参赛选手也是从半年前就开始准备的,而莫小山给他们的准备时间还不到一个月,节目倒是拿得出来,只可惜又新又奇的节目确实不太好想。
若非如此,全国那么多搞创意的企业,真正火爆的就不会只是少数了。
听了青山文艺社班主的诉苦,莫小山失望的摇了摇头,沉声道:“你们就连一个有新意的节目都想不出来吗?”
“那倒不是,有新意的节目倒是想了几个,不然我也不好意思厚脸皮给莫老板打电话啊,不过语言类的节目确实没办法创新啊,一旦被其他竞争对手知道了,他们该说我们糟蹋民间艺术了!就连曾经的‘德云社都受到了压迫,我们这些靠送票糊口的小社团更加不敢让人落下口实了。”
班主的语气实在有些无奈,他们在曲艺学校学的就是传统的表演手法,要不是饿得实在没办法,他们也不会创作出拍马屁拍得露骨的《夸村长》系列作品了。
“那好吧,你们把所有的人手都叫上,一会再新车站集合,咱们一起回村,不管你们的节目创新了多少,我都要了!”莫小山也知道新意节目很难创作,也不再为难青山文艺社的人,反正这一次要是得不到创新蟠桃宴的灵感,莫小山也让村里的老少爷们看场表演开心开心,也不算白花冤枉钱。
一个小时之后,莫小山和吴文强两人看到青山文艺社前来汇合的一行人之后,惊得下巴差点掉地上!
第122章 事成回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