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及长孙无忌换好官服之后,便带人去迎接河中诸国的国王了,毕竟这里算是人家的领土啊,人家若是不想让你呆在这里的话,你就得离开这里。
“小王拜见都护及长史大人。”石国的国王石梁行礼道众人也纷纷向秦琼及长孙无忌,行礼,他们二人可是代表着大隋啊。若是对这二人不敬,可就是对他们大隋的皇帝不敬啊,他们可不想让大隋的人马撤离这里,若是大隋的军马不驻扎在这里,大食人一定会东侵的。
河中诸国都是栗特人建立的国家,他们分别是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国,以东安国、毕国、捍、那色波附于其间,曹国又分为东、西、中三国。说是国家,其实不过是和大隋的郡县大小差不多。
粟特人在历史上夙以善于经商著称,长期*纵丝绸之路上的转贩贸易。早在东汉时期,洛阳就有粟弋(即粟特)贾胡。敦煌古代烽燧(斯坦因编号之Ⅻa)下曾发现写在纸上的“古粟特语信柬”数件,其内容反映了东汉末或西晋末粟特人的经商组织和活动。南北朝以来,昭武九姓经商范围更加扩大,并不时为一些国家承担外交使命,如545年北周曾派遣酒泉胡安诺盘陀出使突厥。在唐代,经商的昭武九姓胡人常被称为兴生胡或简作兴胡。从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兴胡与县管百姓、行客并列,表明他们可能有一定的特殊身份或社会地位。
早在南北朝时期,姑臧等地就有昭武九姓胡建立的移民聚落。在唐代,碎叶、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西州、伊州、炖煌(今甘肃敦煌县城西)、肃州(今甘肃酒泉)、凉州(今甘肃武威)、长安、蓝田、洛阳、关内道北部河曲六胡州等地都有昭武九姓胡的聚落(六胡州,630年,东突厥颉利可汗降唐,原突厥中的昭武九姓部落随之入塞,唐为安置这批昭武九姓而置)。据敦煌写卷《光启元年沙州、伊州残地志》,唐代在今罗布泊地区有康国大首领康艳典建立的五六座移民大城镇;敦煌郡敦煌县从化乡住着昭武九姓胡三百余户,人口当有一千三四百人。在内地,许多昭武九姓胡散居各地,其聚居者往往自有统领,称作大、小首领;在战乱时期往往自有城主(如伊州)。721~722年(唐玄宗开元九至十年)攻陷六胡州的康待宾、安慕客、何黑奴、石神奴等是昭武九姓胡;安史之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营州(今辽宁朝阳)杂胡,也是昭武九姓胡后裔。
杨逸当初之所以把安西都护府设立在这石国,不仅是为了防止大食人的,还有就是这里盛产良马,算是大腕国的后裔吧,这里的名马甚多,大隋想要征服世界,必须要建立一支庞大的骑兵,但是大隋的军马都是来自突厥及自身用外来的马杂交的马匹,他们的体力及奔跑速度,赶不上这里盛产的战马。
“国王,你们太客气了,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我等去拜访你们的才是啊。只是因为驻军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所以才耽误了时间,没有想到,你们倒是先来了,秦某真是惭愧啊,你们请。”说完,便侧开身子让诸国的国王进去。
“都护大人客气了,大隋奈天朝上国,我们觐见是应当的,如今都护大人,驻守这里,使我们栗特人的荣幸啊。”康国的国王稍芬说道。
稍芬本事康国的副王,奈何,因为前不久,康国发生了动乱,国王及大部分王室都被杀了,只有他一人远在大隋幸免于难啊,最后在安国等小国的帮助下,重新夺回了康国,他也因此被人推上了王位。
等到众人落座后,秦琼也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言道:“诸位,来这里的目的,本将已经知道了,奈何大隋的军马有限,不能全部驻扎在各国啊,可是若是不能驻扎各国的话,有保证不了各国的安全啊,这使得本将很为难啊?”说到这,秦琼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诸国国王的颜色,发现他们中除了石国的国王的脸色好看一点,其他的都很难看,他知道,杨逸交给他的那个计策肯定会成功的,随即,继续道:“不过呢?这个问题,太子殿下,已经考虑道了,虽然大隋只有十万军马,但是他们骁勇善战啊,完全可以分兵,只是这样一来,各国分到的军马就少了,太子殿下,建议,就地招募一些当地的百姓成为军队????????????????????????”
秦琼的话,一说完,下面的人开始窃窃私语了,这可是关乎着他们利益的事情啊,倒是石国的国王及康国的国王,他们二人没有动,他们两国可是邻国了,再说了都护府设立在石国,肯定会重兵把守的,他们并不担心什么?
长孙无忌的道秦琼的授意,站出来说道:“你们所想的,我们都清楚,再说了,你们去朝见我皇的时候,不是答应了,不准拥有私兵吗?现在,你们不是早晚要解散的吗?正好,让我们来接受,这样子,也是为了保卫你们考虑啊,大食人的军马迫在眉睫啊,你们想,让你们的神阿拉马胡的神像被大食人给摧毁吗?你么想要信奉伊斯兰教吗?你们愿意缴纳重税吗?稍芬,国王,你是去过大隋的,知道花刺子模的下场吧,难道你们想要等到灭国了,才有悔悟吗?我的敬爱的国王们,你们可要考虑好了,我们大隋,只是再次征兵保护你们,并不是要消灭你么啊?再说了大隋的军马也可以驻扎道你们的领土保护你们啊”
长孙无忌一连几个询问,使得这些河中诸国的国王都陷入了沉思当中,他们请大隋来的目的不就是保护他们的吗?现在大隋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他们啊。
秦琼及长孙无忌在一旁静静看着河中诸国的国王的反应,作为东道主石国,石国的国王,首先说道:“我石国愿意遵守大将军的建议,招募军马的钱粮,我们出,但是,只要大军不骚扰我们当地的百姓就行了。”
石梁的话,也是众人想说的,他们以往的军马的军纪,并不是很好,时而的会骚扰百姓。但是,他们又得依靠他们保护疆土,只好睁一只眼闭
第217章 出兵北地(二)《两更求推荐、求收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