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醒来后已经是第二日下午了,他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所处的环境,他只是依稀的记得他昨天在晕倒前,看到一个一个年轻的男子接住了那刘弘基的一击,而后的事,他便不知道了。
屈突通的亲卫看到屈突通醒了,赶紧去扶起屈突通,屈突通却阻止了,而是躺在床上询问道。这里是哪里啊?还有昨日是谁救了本将啊?
他的亲卫赶紧道,回禀将军,这里是我们的大涨,昨日是并肩王他老人家,救了将军,要不是并肩王及时赶到,后果真的不敢相象啊,那刘弘基果然不简单啊。我们的兄弟死在他手中的可是不少啊。幸好并肩王赶到了,并击伤了那刘弘基。
屈突通听完后,道,赶紧扶我起来,本将要亲自向并肩王去道谢。
那亲卫却阻止道,将军,你还是不要去了,并肩王已经带着军马去追击那刘弘基了。
屈突通听后,不再说话了。过了一会道,本将躺了多长时间了?
那亲卫道,回禀将军,你已经昏迷了一天一夜了,幸好有并肩王替你把脉。还给你开了补药,将军的身体也不会恢复的那么快啊。还有属下没有见过并肩王这种能够和士卒一起用饭的,士卒都非常感动,就算是那些受伤的士卒,若是刘弘基再次带人来攻,相信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危也会去迎战的。
屈突通听后,道,这并肩王果然不同凡响啊,就是靠山王当年也没有和士卒一起吃饭啊,可是这靠山王照样赢得士卒的尊敬,看来这并肩王更胜一筹啊。大隋以后,就要靠这靠山王父子了。你下去吩咐吧。我们这就出发去追赶并肩王,争取和他一起作战。争取拿下这刘弘基的十万军马,日后我们也会受到并肩王的重用的。
屈突通的亲卫听完后吗,便带人去整顿军马准备去追击杨逸了。
???????????????????????????????????????????????????????????????????????????????????????????????????????????????????????????????????????????????????????????杨逸在为屈突通治疗后,便带着大军直追刘弘基的军马去了,期望能够在后面消灭刘弘基的后卫部队,不过由于刘弘基太狡猾了,使得杨逸并没有得手,杨逸那个气啊。于是,杨逸名人探查前方这只军马的领军将军是何人?
派出的斥候果然不负杨逸的期望,不到半天就查出前方那只军马的将军是谁了?杨逸听到斥候的回报后,知道前方那人竟是后世二十四之一的凌烟阁的功臣之一的刘弘基。杨逸的大脑里面迅速弹出了刘弘基的信息:“刘弘基父刘升是隋代河州刺史,弘基以父荫为右勋侍。大业末年,为避免从隋炀帝征高句丽,故意私宰耕牛犯罪,被县令关进监狱。自太原起事便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玄武门之变拥立有功。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是将他贬官。太宗征伐高句丽,刘弘基又为前军大总管,力战有功。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病死,年六十九,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襄,陪葬昭陵。刘弘基临死前,遗命只留给诸子每人奴婢各十五人,良田五顷。认为子孙“若贤,固不藉多财;不贤,守此可以免饥冻。”
刘弘基少时落拓不羁,好侠仗义,不事家产。隋炀帝大业末年,已经沦落到一贫如洗,连随军征辽东的盘缠都凑不够,只能装疯卖傻私宰耕牛,故意被县令关进监狱来躲兵役。后来趁乱盗马,一路边卖边吃,竟撞巧来到太原,因其豪壮,结交了当时正在太原做官的李渊父子。大概此辈哥们意气相投,刘弘基与李世民有一阵竟亲热到“出则连骑,入同卧起”的地步。
刘弘基是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渊起事,刘弘基又招募到兵士二千多人跟随。而后他又跟从李世民攻下西河,特别是霍邑一战,刘弘基神威大振,亲斩隋朝名将宋老生,功拜右光禄大夫。而后,刘弘基又率千余人下冯翔,西略扶风,南渡渭水,大败隋将卫文升,攻破京城之功,刘弘基实为第一。后来在讨伐薛举的战斗中,刘弘基苦战至矢尽,兵败被俘。李渊深嘉其不屈之志,赏赐其家里粟帛无数。后来来薛举之子薛仁杲被俘斩,刘弘基得以放归,复还原官。不久,又跟随李世民破宋金刚,大败刘黑闼,累封为任国公。
太宗继位,亲遇甚隆。贞观九年,改封夔国公,世袭朗州刺史。太宗征伐高丽,刘弘基又为前军大总管,力战有功。高宗永微元年病死,年六十九,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襄,陪葬昭陵。刘弘基临死,遣命只留给诸子每人奴婢各十五人,良田五顷,对朋友说:“诸子如果有本事,本来就不用多财物;如果没本事,守此田产足可以免于冻饿。”其余家产都散施给亲朋乡里。????????????????????????????????????????????????“杨逸脑海里出现了这些信息。他便想收服这刘弘基,以后这刘弘基可堪大用啊,虽然他手下名将甚多,但是,他杨逸是来者不拒啊,在这个时代拥有人才就是拥有一切,不说这个时候,就是后世一千八百年之后,也是人才重要啊,况且这刘弘基还是历史名人啊。于是,杨逸并不着急追赶着刘弘基,而是在后面慢慢的追赶着刘弘基,虽然杨逸是在慢追刘弘基,可是刘弘基并不这样认为,他还是不放心
第122章 讨伐李渊(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