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他竟跪在太和殿,跪了三个时辰,这难道不能体现出他的忠心吗?他明知道上次刺杀的他的人是晋王和蜀王,却不想破坏朕兄弟感情,回来并未向朕哭诉,只是劝朕以兄弟为重啊。
张朝峰连忙跪下道,老奴。糊涂,请陛下责罚。
杨勇道,好了,你也是为大隋好,朕就不怪你了,你现在下去拟旨吧,让他们都知道,为大隋奔波,朕是不会吝啬赏赐的,另外再让人从皇庄分出十倾田地给靠山王府,现在国库空虚,就拿土地奖赏他们吧。
突厥启民可汗的国师萧莫汉这段时间非常郁闷,他这段时间走访了不少大隋权臣,但是对于赔偿一事,却毫无帮助。钱倒是花了不少,事却毫无突斩啊。后来他从一个礼部侍郎嘴里得出,不是我们不愿意帮助你们啊,我们确实是无能为力啊。你不知道大隋的事,你稍微打探一下就知道了,先皇在驾崩前,赐了靠山王父子,一个打皇杖、一条打皇鞭。上可打昏君、下可打逆臣啊。这次和你们突厥人谈判的副使就是靠山王爷的大隋的一字并肩王杨逸,他手里握着打皇鞭。现在条件既然是他们提出的,就无法更改了。你有可能还不知道,上次观德王杨雄带着你们在城外打猎,被御史台的人告到陛下那里,陛下只是一笑了之。观德王不解气,便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并肩王,并肩王带着打皇鞭到那家威胁了一番,那人第二日就病了,没多久就致仕了,皇上只是安慰一下也未加挽留。试想谁还敢帮你们啊?
萧莫汉听到这个休息,才知道自己这些天的功夫都是白费了,自己枉活了那么多年。竟没有派人仔细打探一下大隋的事啊。没想到这次大隋的皇帝这次那么强硬,竟派了个油盐不进的人来和他们谈判,也不知道启民可汗是怎么想的?
这时,探子来报,国师,汉人的皇帝下旨让他们的并州军马、幽州军马向大草原推进一百里。
萧莫汉惊道,这时什么时候的事啊?
探子道,是三天前的事,我们也是刚刚得知的。大隋的皇帝竟瞒住大臣私底下下旨让二州的军马往前推进的。
萧莫汉一听到有三天了,心里那个惊啊,大隋是等不及了。若是现在不和他们签订协议,他们就会真的派兵攻打突厥了,启民可汗的领地离大隋最近。首当其冲啊。这可如何是好啊?萧莫汉心里那个急啊,现在启民可汗还未回信,他也不敢冒冒然然的答应大隋啊。当下便决定再给启民可汗去封信,让他快点做决定,晚了就来不及了。信刚写完,准备让人把它传回突厥。又有探子来报,国师,大隋的靠山王的王妃诞下一女被大隋的皇帝封为清河公主。我们是不是携带重礼,上门贺喜啊。
萧莫汉听完探子的话,思考了一会道,你下去准备礼物,过会老夫亲自去上门贺喜,这也许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那人听完萧莫汉的吩咐,便下去准备了。等那人走后,萧莫汉传来自己的护卫让他吧把信传给启民可汗。
萧莫汉刚才在听到杨林的王妃诞下一女,就知道若是趁此送礼结交杨林,也许能够让大隋少要一点东西,虽然希望不大,但是他需要尝试一下。现在只要是有点机会,萧莫汉就不会放过。
萧莫汉正准备带着礼物去靠山王贺喜,突然有人来报,国师,大隋的并肩王的王妃诞下两名王子,我们是不是去贺喜啊。
萧莫汉一看是自己的副使,道,当然了,我这就去靠山王府贺喜,你也随我一起去吧。
那人道,国师,我们的礼物是不是少了。我们应该准备三分才是啊。若是少了,岂不是让大隋的人瞧不起我们啊。
萧莫汉道,萧里,你说什么啊?不就是大隋的靠山王的王妃诞下一个公主吗?干吗要准备那么多礼物啊?
萧里一听萧莫汉的话,知道国师压根没有听到自己的话。便道,国师,我是说大隋的并肩王的王妃也生了,而且是双胞胎,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准备两份礼物啊。
萧莫汉这时应清楚了,原来不仅是大隋的靠山王杨林的王妃生了,他们的并肩王的王妃也生了,而且是双胞胎。萧莫汉在心里暗骂一句,怎么那么巧啊。这又得破费多少啊。当下便道,老夫在这里等着你,你速去准备两份一样的礼物,记住,快点,不要怕花钱,要体面点,不要让大隋的人瞧不起我们。
萧里道,国师,放心吧,我这就去做,说完便离开了。
不仅启民的使者萧莫汉得到了这个消息,处罗。耶罗的使者也得到了消息,不过处罗的使者是最先得到的,是露珠公主派人通知王城的,不过那时王城已经得知靠山王杨林得女,并不知道杨逸得子的事,正准备带人去王府贺喜呢?露珠公主的人到了,通知他们不仅靠山王杨林得女、并肩王杨逸也得了子,而且是,两个小王爷。为此王城便立即派人准备礼物,以免其他两个可汗的使者领先去王府贺喜。
耶罗的使者是在逛街时,碰到许多拿着礼物的人问到的,他开始准备去贺喜时,见到那些人又回来了,便派人上前一问才得知,原来大隋的并肩王的王妃也生了,而且是了,两个王子。他们怕礼物寒酸,特地回来再准备的。于是,耶罗也名人准备三份礼物去靠山王府贺喜。
由于大隋的靠山王得女和并肩王得子的事,使得大兴城的礼物全被清空,有的人专门派人到长安城去购买呢。靠山王府收到的礼物把靠山王府的仓库全部堆满,最后,杨逸又让人把北厢房腾出,用来装客人送的贺礼。
第51章 突厥求援(十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