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章 突厥求援(十)[1/2页]

兴隋 家国天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约等人赶到靠山王府时,靠山王杨林正在陪着王妃晒太阳呢?管家来报,杨约尚书带着一些大臣求见,杨林一听着杨约带人求见,便让管家把杨约等人带到迎客厅。然后让人照顾王妃。
      杨约等人看到杨林道来,便赶紧向杨林见礼,杨林连忙还礼道,不知你们来找本王,何事啊?
      杨约上前道,王爷,我们此次有事来找王爷的,其实就是关于和突厥结盟的事。来相求王爷出面帮助的。
      杨林道,这件事皇上不是派了使者和突厥谈判吗?你们应该找他们啊,本王对这件事做不了主。
      杨约赶紧上前一步跪下道,这件事,关乎大隋的利益,臣等恳请王爷出面劝阻一下皇上,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杨林正准备问杨约这是何事呢?却见杨逸和杨雄并肩而来,杨逸二人先是向杨林行礼,行完礼后,杨雄道,王叔,是这样的,我们为了逼迫突厥尽快和大隋,我们便向皇上建议把幽州和并州的军队往大草原推进一百里地。杨尚书他们在朝堂上觐见无效,这才来寻求王叔帮助,希望王叔劝一下圣上,不让他把军队往前推进。王叔,你认为我们往前推进的建议如何啊?
      杨林思考了一会杨雄的话,再加上杨逸给杨林讲的事,杨林也认为向前推进是上上策。便道,本王,也认为向前推进是明智的做法,这样,便可逼迫突厥和我们结盟。你们为何阻止呢?你们的目光比较短浅啊。好了,你们不要再说了,都回去吧。相信他们,这件事是正确的,我们大隋的国库就会充足了。杨林说玩话便离开了,剩下杨约等人面面相觑,杨逸看到他们道,杨向书,请吧,过几日你们就会看到结果了,到时侯,你们就知道你们是目光如何短浅了。不送了。说完也带着杨雄离开了。
      既然人家不欢迎自己,自己何必还要留在这里呢?杨约便带人离开了靠山王府。杨约回到府上那个气啊。靠山王杨林不给自己面子就算了,连那杨逸也敢不给自己面子,让自己在同僚面前抬不起头来。杨约是越想越气,他心里多么希望晋王此刻成为天下之主。但是他此刻必须德忍。现在还不是时候,他想了一会,便换一下装束,在府中的壮丁的护卫下往城外走去。
      杨逸把杨雄待到自己的书房商议和突厥结盟的事了,杨雄问道,王弟,现在皇上已经答应出兵了,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做啊?
      杨逸道,王兄,你不如邀请突厥人去狩猎,借机消磨时间,等他们得到他们的可汗的消息,他们必会做出准备,相信他们会赞成我们的情况的。
      杨雄道,突厥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箭术超长,我们大隋怎么能和他们相比呢?岂不是有点示弱的表现啊。岂不要被他们看轻啊。
      杨逸道,王兄,你难道不会从羽林军中挑选士兵啊,他们擅长弓箭,虽不能说人人都能百发百中,最起码比骁果军中的人强,我上次突袭突厥牙帐考的就是弓箭,上次回来后,便再次加强了弓箭的练习。你去找张须陀让他尽量挑选善于弓箭的士卒给你,不就行了吗?
      杨雄道,王弟,你不去吗?他们肯定会希望你出现的,你若出现,我就更有把握击败他们了。
      杨逸道,好了,王兄,我还有事,你不知道我的母妃及我的侧妃瑶儿快要临产了吗?我要在家照顾一下家里。就不去了,我不去,他们照样就会击败突厥大军的。这点你放心吧,他们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有多少底子我还是清楚的,比如里面的苏烈、裴行俨二人的箭术就比较高超,可谓的我真传啊。我师父长孙晟在世时,还夸过二人呢?他们二人的成就必会在他之上,现在箭术比本王也不成多让啊。
      杨雄听到杨逸这样说,便不再邀请杨逸去狩猎了,二人又聊了一些内容,杨雄在靠山王府曾了一顿饭才告辞,临走又向杨逸要求,若是有空道观德王府,为他做一次烧烤,杨逸为了打发杨雄,只好暂且答应了。
      杨逸的暗探来报,京杭大运河快开通了。杨逸一想怎么那么快啊,历史上的京杭大运河可是花了数十年时间才开通的,怎么这才三年的功夫就要通了,杨逸说什么也不相信啊。杨逸清楚的记得历史是这样描写的:“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用工360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到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重开江南运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2700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通济渠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
      邗沟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
      永济渠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
   &

第49章 突厥求援(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