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在写完奏折后,便去休息了,一直到日上三竿才醒,醒来时,洗漱完毕,在丫鬟的服侍下吃完早饭,便去演武场喜武了。巧的是杨林、麦铁杖、侯君集三人正在演武场比试。杨林见到杨逸提着兵器来到演武场,便道,逸儿,你和老夫比试一下,如何?
杨逸一听自己的父王要和自己比武,那个心惊啊,道,父王,我看还是算了吧,孩儿,认输就是。
杨林道,本王,知道你武艺高强,孤不是你的对手,你看这样可好?孤和麦铁杖、侯君集三人一起上,这样可以做你的对手了吧。
杨逸还想说话,杨林却不理他,水火囚笼棍齐上,杨逸只好提戟去抵挡,杨林看到麦铁杖、侯君集二人未上,便道,你们还不上,等着什么?二人听到杨林的命令,便拿起自己的兵器来助杨林,麦铁杖用的是一把长矛,据说他的毛法传自三国的张飞,他自己认为自己的长矛用的超过张飞,一把长矛舞得密不透风,杨逸只好被动防守。侯君集用的是一把长枪,他这是家传的枪法,枪法用的炉火纯青。再加上这段时间收到麦铁杖、杨林的教导,武艺更是突飞猛进。三人齐出,杨逸不得不小心应对,若是一个人,杨逸有把握八十回合把他们打败,但是现在有三个人,杨逸不得不小心对待,杨逸是越大越心惊,杨林三人也不是很轻松。他们也是很心惊。没想道杨逸的武艺竟那么强悍。
几个人已经三百回合过去了,杨林等人便是力不从心,反观杨逸,他们发现杨逸是越战越勇,他们几个是拿不下杨逸了,又打了大概八十回合,杨林实在累的不行了,便主动撤出了,杨林一撤走,麦铁杖、侯君集二人越战越力不从心,大概五十回合后,二人便被杨逸挑飞兵器,只好认输,二人向杨逸抱拳道,没想到小王爷,竟是如此厉害啊。我等不是对手。输的心服口服。
杨逸自己也奇怪的很,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自己那么厉害啊,要不然自己上次也不会被晋王、蜀王的人逼下山崖,难道是自己在山崖下吃的东西的作用,想来想去,杨逸还是认为在山崖下,一定吃到什么宝贝了,否则,自己不可能会变得那么厉害啊。
杨林此时也歇好了道,痛快,老夫扬马一生,就是和燕侯罗艺一战,觉得痛快,没想到今天这次比那次还痛快啊,逸儿,原来你以前在藏私啊。依老夫看来,大隋第一非你莫属啊。长孙晟是教不出你这样的徒弟的,你给本王说实话,你这身武艺是怎么来的?
杨逸道,是父王,孩儿五岁时,出门游玩怕被母妃发现,便从靠山王府的后院的狗洞,爬了出去。谁知竟碰到一个道士,那道士非要收我做徒弟,我当时不肯,便开始逃跑,无论我怎样跑,那个道士都能捉到我,没有办法,我只好暂时拜他为师,心想等我学完他的武艺再把他痛扁一顿,他不让我告诉任何人,只是在晚上教导我,随着他教导我的深入,我发现他所学的知识甚广,便开始静下心来随他好好的学习,可惜好景不长,他教导我两年,便离开了。说剩下的让我自己悟道。
麦铁杖道,小王爷,真是福泽身后啊,向小王爷师傅这样的人,不求名利的世上并不多啊。
杨林听完麦铁杖的话,道,不错,逸儿你真是有福啊,不仅有个好师傅,还有识人之能啊。你现在基本上已经超过为父了,要是为父年轻,也不敢带着五千士卒去袭击突厥的牙帐,没想到,你竟成功了,这可是连汉朝的霍去病都没法比的啊。本王,发现上天赐给本王一个好儿子。
麦铁杖、侯君集二人听完杨林的话,连忙向杨林贺喜,杨林那个乐啊,杨逸此时道,父王,刚才的打斗,孩儿累了,孩儿想先下去沐浴休息一会。恳请父王准许。
杨林道,好了,逸儿,你就先下去休息吧,我们几个在讨论一下兵法,记住别冻着了。杨逸等杨林说完,便扛着自己的大戟离开了。
杨林几人等杨逸走后,便又交代二人一些军中的事,便让二人下去了,等二人走后,杨林也回到自己的小院沐浴,洗完后,杨林便去了王妃柳氏的房间,柳氏看到杨林晓笑的合不拢嘴道,王爷,你又遇到什么好事了?看把你乐的。嘴都合不严了。
杨林笑道,本王是遇到一件喜事啊,你猜猜是什么事啊?猜对了,本王有赏哦。
柳氏道,我怎么能够猜出呢?莫非是王爷在军中又发现几员良将?
杨林笑而不语,柳氏怒道,王爷,不说就算了,怎么还吊臣妾的胃口啊。
杨林看到王妃柳氏生气,便道,好了,不要生气了,本王说就是了,本王今天才发现,我们家逸儿不是一般的强悍,今天,我和麦铁杖、侯君集三人联手都未打过他,本王在三百八十回合,便撑不住了,他们二人也只不过撑到四百回合便被逸儿把兵器挑飞了。王妃。你可知道,这是我当年和罗艺一战之后,最精彩的一战啊,就是那次罗艺也并未逼得本王使出绝招,今天本王再和别人的联合下,竟被逸儿逼得把绝招都使出了,但是还是未能打败逸儿,逸儿此时可以说是我大隋第一人啊。
王妃柳氏道,王爷,你现在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吧,以后不再吹你厉害了吧。对了,王爷,逸儿有没有伤着啊?
杨林苦笑道,王妃,你怎么不问本王伤着没有啊?只顾得问逸儿伤着没有啊?
柳氏道,王爷,你们是三个人打一个人哎,逸儿,还是小孩子,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杨林道,王妃勿怒,逸儿到时未伤着,倒是我们几人被打惨了,本王那个累啊,就是一前本王亲自带人上战场,也未那么累过。今天一战,本王不知道要休息多少天呢?哎,真是老了,等这个孩子生出,本王,就向皇上请辞,在家专心的教导孩子。
柳氏听完杨林说完这句话,用手戳着杨林的鼻子道,王爷,你呀,我怎么说你呢?你若是听到敌军压境,比谁跑的都快啊。我们也不指望你能够常年留在家里陪我们,只要一年你能回家几趟就可。
&nb
第46章 突厥求援(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