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的话不得不说得委婉一些,他说:“这是民间规矩,神授法典也不与民间规矩发生冲突。
民间形成的规矩,从古到今没有人说它不对。
因为这个规矩,尼门的家庭稳定,不像西边、东边,几句话不对就离婚,家庭随之解体。
尼门的家庭从不解体,这不能不说应该归功于民间规矩。
家庭不解体,妇女生存得到保证,也算是男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我到是觉得,民间规矩还是应该保留下来。”
陈鹏说:“神授法典制尼门已经取消。
神授法典许多条款被删除,一些条款被修改,沿用的条款几乎没有了。
民间规矩说穿了是乡规民约。
随着社会进步,乡规民约应该淘汰的还得要淘汰。
即便有沿用的,也要形成法律条款。
男女平等,大势所趋。
东边在法律面前男女平等、西边在法律上也男女平等。
巴莎提出错误面前男女平等,这也是委屈求全的要求。
男人犯错不受罚处,男人照样打女人、杀女人。
女人还处在男人的附属品地位,社会进步从何而来。
巴莎讲的错误面前男女平等,是女人获得社会地位的最低要求。
这点地位我们都不给女人,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还是部落社会性质。
尼门要建成世界最富裕的地区,没有尼门百分之七十的女人参与不行。
只有把女人从家庭被奴役状态解放出来,才能推进尼门的富裕进程。
首领,巴莎提出了错误面前男女平等,我们要旗帜鲜明的支持,
男女在错误面前处于不平等状态,不能再继续下去。
我们制定有关法律,也绕不过男女平等的基本社会形态。
我们创建娘子军提高妇女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男女平等的社会。
巴莎走在面前,我们不能一边旁观,消极对待。”
汤加沉默。
他在东边已经看到,男女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
男人并不能约束女人,男人女人是独立的人格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依靠的是法律,不是尼门用男人去约束女人,保持家庭稳定、从而保持社会稳定。
汤加也知道,现在已不是部落社会,社会制度在变,管理方式也在变。
既然如此,那他也只能跟着变。
“就按巴莎事务讲的办吧。”汤加说,他还是留下尾巴,“男人习惯了之前对待女人的方式,巴莎在处理这事上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不要引起社会动荡。”
巴莎说:“谨遵首领叮嘱。”
巴莎上任妇女事务,得到首领、统领首肯的错误面前男女平等,她认为是观念上的重大突破。
陈鹏给她五个女战斗员,那可是如虎添翼。
巴莎手里有枪有人,大事可成。
五个女战斗员虽然力量看上去比较弱,但对付家庭绰绰有余。
陈鹏如何不知,巴莎招收娘子军,必然引发女人与家庭的矛盾,解决社会根深蒂固的矛盾,仅凭嘴巴劲可不行。
陈鹏给安保事务斯达打招呼,配合巴莎执行公务。
巴莎正式招收娘子军。
尼门没有广播、电视、没有基层机构,招收娘子军没有办法宣传、也没有办法交给下面机构去完成。
也就是说,巴莎要招收娘子军,得靠她亲自出面招收。
如果想着招收娘子军的招牌挂出去,尼门妇女踊跃报名参加,那就大错特错了。
男人说娘子军啥玩意儿,你去参加,老子打断你的腿。
没有哪个女人胆敢参加娘子军。
男人说了要打断女人的腿,可不是口头说说而已。
不管什么原因,男人打断女人的腿,之前是天不管、地不管、酋长不管,现在是天不管、地不管、首领不管。
自己马儿自己骑、自己女人自己管,天经地义的事情,尼门的男人都这样认为。
女人要犟着去参加娘子军,男人有打断女人的腿,没有人说男人不对。
全社会早已达成共识,巴莎又去哪里招收娘子军。
巴莎来尼门已经有些时间,了解尼门的社会形态,早已制定招收娘子军的方案。
巴莎在东边设计制作了娘子军服装。
她和五个战斗员穿上娘子军服装,六个人在京都街道上走成纵队,全副武装,飒爽英姿得不要不要的。
这身打扮太抢眼,大街上的男女老幼目光看过来。
新时代,真精彩,女人比天上下凡的仙女还漂亮。
许多小孩子跟着巴莎队伍后面追。
尼门京都并不大,真正算着的街道只有一条,长不过两千米。
这已经是尼门最大最长的一条街道了。
秋天,大街上摊晒从地里收割的谷物之类粮食。
平常间不宽但空旷大街显得十分冷清。
&nbs
第423章 招收娘子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