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0章 格局瞬间打开,值得重点培养[1/2页]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奔跑的八零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三位小老板又有什么错呢,他们只不过是乐子人罢了。
      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找个乐子玩一玩而已。
      真正吴远的松江家具厂搞黄了,连带着影响到腾达建筑公司的话,最后哭的人之中,怕是也少不了他们。
      而对于身在局中的吴远,反而没有想太多。
      他现在就只想着, 把黄家巷小区居民们第一次团购的货给凑齐。
      截止到9月1日。
      前来登记团购的户数,已经突破30户。
      连带着团购总额,超过20万。
      这单子属实不小了。
      但最终松江家具厂能吃下来多少,还得看做出来的第一批家具观感怎么样。
      在蔺苗苗小姐妹们抵达的第二天,预定的第一批工业缝纫机,兄弟牌, 也一次性到货。
      这批女工之中不乏服装厂里的老手, 对于这种稍微复杂点的工业缝纫机,摸着摸着, 就逐渐上手了。
      进而相互帮忙着上了手,熟悉起来。
      与此同时,经由老支书、师父、三姐夫和四姐夫介绍过来的木匠师傅们,也陆续抵达。
      吴远在接待他们的时候,才了解到这次人数没达到预期规模的原因。
      因为秋收近了。
      都怕这时候出门,家里的田彻底撂荒了。
      其实,这就要看谁能算清楚这笔账了。
      到底是家里七八亩、十来亩稻子挣钱, 还是出来打工半年多挣钱。
      更何况,真正出来了,家里的田也未必就会撂荒。
      请左邻右舍帮帮忙,最多晚几天,也照样能忙活清。
      但来上海打工这机会, 很可能过了这村, 就没那个店了。
      就算有, 也得等到明年了。
      吴远聊着聊着, 一把华子就散了个干净。
      再想掏时, 没了。
      于是只能跟着师傅们一起抽大前门, 问问他们打算住哪儿。
      结果这群师傅们一听厂里就提供宿舍, 无一例外地全都选择住在厂里了。
      对于农村的老爷们来说,出来就是图挣钱的。
      哪还管周边环境如何,外头好不好走?
      很多时候,都是在荒郊野岭的地方睡工棚,甚至在路边睡集装箱。
      相比之下,厂里还提供宿舍,已经非常好了。
      当然,在听到住厂里,每月额外还有20块钱补贴时,那就更没二话了。
      甚至比那批住在浦西搞装修的师傅们,还有优越感。
      吴远很欣慰,这批师傅们还是很好管理的。
      只可惜,眼前他还没个能信任的熟人。
      很多事情还需要亲力亲为地多抓一抓,顺便观察培养个带班的师傅出来。
      安顿好十五位大师傅们,吴远走进缝纫车间。
      这里头,蔺苗苗已经带着女工们,忙活起来了。
      见到吴远进来,不少人都停下手头工作, 站起来了, 稀稀拉拉地跟吴远打着招呼。
      蔺苗苗连忙走出来,一边吩咐众人继续,一边问吴远:“老舅,什么事?”
      吴远看了看左右,问道:“这厂里你熟,你看在哪儿找个地方给我办公?接下来一段时间,我肯定要常来。”
      蔺苗苗努努嘴道:“东北角上那间平房。”
      吴远俩眼一瞪:“那不是厕所么?”
      “走,过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第170章 格局瞬间打开,值得重点培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