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9章 “八大王”到底有没有罪?[2/2页]

旷世烟火 陈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难道要给“八大王”平反?
      是的,轰动全国的东瓯柳镇“八大王”案件,没有多久确实被平反释放出狱,但是,关中瑜没有想到,促成这事件逆转的居然是自己的三哥关中天!
      元旦这天早晨7点,关中天正在早吃饭。忽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联播》节目,正在广播当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关中天边听边想:既然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那么,柳镇这么做、“八大王”这么做、自己和徐逸锦这么做,是否也是对内搞活?如果是,“八大王”他们就无罪。
      没等饭吃完,关中瑜就急忙赶往东瓯市市委办,市委办公室的同志不让他进来,关中天就在外嚷嚷:“袁书记,我要说‘八大王的事情!”当时,袁书记正在举行县委书记会议,研究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听说有人为“八大王”案件申诉而来,当即同意出来接待。一出门,发现是老部下关中天,也很意外。关中天来不及寒暄,开门见山,毫不合糊,急着对袁书记说:“老首长,您是东瓯政策的决定人。在柳镇抓的那些人,造成了民愤,您知不知道?您说他们犯罪,可要给讲讲清楚!”
      尽管老部下的话相当刺耳,但袁书记不仅没有生气,而是叫他不要急、慢慢说。等关中天说完后,袁书记就叫市委秘书长安排他在下午的县委书记会议上,把情况向与会的市县领导再介绍一次了。
      关中天吃下一惊,但是,他知道,只有“八大王”无罪,那么徐逸锦一定也不会有事!
      下午一时,关中天被接到全部坐着县委书记的会议室里,就“八大王”案件的有罪无罪,整整讲了10分钟。
      “八大王”里,关中天拿这个“目录大王”叶华做例子。叶华原本是个拍照个体户。据说,“电器大王”胡林有一天找到他,请他给自己的电器产品拍一个产品目录。叶受此启发,便专门给柳镇上的企业产品拍目录。他很有推销头脑,在目录册上,都一一标上产品的名称和基本数据,还分别标明了“国家价”和“柳镇价”,那些对电器一窍不通的经销员跑到各地,一拿出这个目录册,对方就一目了然了。
      关中天动情地说:这八大王中,我就认识“目录大王”叶华。因为我也找他做了很多次纽扣的目录册。抓叶华时,别说柳镇的百姓都流了泪,我们嘉宁大桥镇的百姓也心焦如焚,柳镇10万人加上大桥十几万人,这几十万人没有他的产品目录,怎么去订业务去啊?抓他,还不如抓我们!产品目录是在上海人民印刷厂印的,介绍信是镇里开的,叶华如果有罪,那么开介绍信的先有罪,上海人印目录也有罪。既然开介绍信的没有罪,上海人印刷也没有罪,那叶华也就没有罪!
      关中天在会上整整讲了11分钟,超出了预定1分钟。包括袁书记在内的所有书记都静静地听了11分钟,没有插一句话。当关中天讲完后,袁书记当即表态说:你先回去,“八大王”很快有个说法。
      没有多久,市里就有人通知关中天“八大王”被放出来了!关中天兴奋得又直奔东瓯市委找他的老首长叶书记,秘书告诉他叶书记下乡去了,从秘书那里,关中天看到了一篇经济专家的评论文章:“现在东瓯个体工商企业已占全国总数的1\/10。东瓯“一双手”、“两条腿”、“三分邮票”、“四小产品”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已经使东瓯人在不声不响中完成了资本积累。”
      在嘉宁县大桥镇镇政府楼那个逼仄的梯间被办了这么多天的“学习班”,今天,徐逸锦终于坦然地站在了阳光下,迎着朝阳,徐逸锦心中也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清音柳镇、大桥桥头,到底是资本主义的温床,还是市场经济的“麦加”呢?这一切,只有历史才能给她回答!

第129章 “八大王”到底有没有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