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章 长人伯说“船到桥间间自会直!”[1/2页]

旷世烟火 陈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瓯城对于关中瑜来说,其实并不是很熟悉,他年少时喝楠枫江的水长大,未到18岁便考到省城杭州去读书。但是,如今,他知道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召唤着他,让他急切地想与这个小小的水城快速融合,快点在这方土地上立稳脚跟,他知道,那股神奇的力量便是徐逸锦给他的。
      自从跟随王大路书记搞“星火农业合作社”后,年轻的关中瑜虽然不介意县里突然让他回乡劳动,但是他还是不明白王书记为何因此也要离开县委到乡下参加劳动。如今,这些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杭州的老乡同学柳彦方鼎力相助,帮徐逸锦带着两个孩子到矾矿办事处落了脚,虽然说白了是一份帮佣的活儿,想不到徐逸锦二话没有,抬脚就来。
      在从迈上前往东瓯城的舴艋舟上起,望着涛涛瓯江水,徐逸锦一语不发。关中瑜很心疼,但是,他不知如何安慰丧家、丧父、两度失夫,如今又痛失爱子的徐逸锦。虽然他绝不相信霞枫人说她的命硬,但是,他也确实纳闷:为何命运一而再再而三和这样一位弱女子过不去。他更纳闷的是,即便如此历经苦难,那一个单薄的身板依然还是如此挺直、那一张脱俗的脸蛋依然还是如此俊美、那一幅温婉腔调还是如此动人,那朴素甚至陈旧的衣着根本无法阻挡她骨子里的非同常人的俊逸和高贵的气息一点点往外渗透,让人对她心生好奇,又觉得很难直接走近。哪怕在接受关中瑜的帮助时,她的感谢是如此的真诚,但是,又似乎防范着他。关中瑜不知道哪一天,徐逸锦才能放心地将自己已经长满老茧的双手踏实地放进他的手中,让他替她分担忧愁甚至苦难、分享她哪怕一丝一毫的欢愉。
      关中瑜很清楚,几年前,大哥为了阻挠三哥关中天对徐逸锦的非分之想,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不惜在大年三十让三哥外出当兵。如今,如果大哥知道自己是为了徐逸锦到了东瓯城的,简直无法想象大哥万一知道后,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情形,也无法想象三哥知道了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为此,关中瑜非常困惑,在他百般不得解的时候,曾经旁敲侧击问过长人伯,长人伯捋着他那花白的长胡子,听着在省城念过大学、当过校长、在县衙里当过要职的关中瑜没头没脑地问他一个老农民关于男女风月之事,长人伯笑而不语,好久,看关中瑜问急了,才幽幽说了一句:“船到桥间间自会直啊!”
      但是,如今,关中瑜觉得“船还没到桥间”,因为他根本登不上徐逸锦这艘兰舟,当然,他知道徐逸锦肯定不属于楠枫江,那何不先牵引她往更宽阔的瓯江走一走,或许,能帮她在如今这样的困境下,寻找一处暂且安身之处。可是,这才来东瓯城中过了一个晚上,就已经快让徐逸锦疯了:一觉醒来,两个孩子不见了!
      柳站长立马将办事处的同志都派出去找孩子,柳彦方则去找了一条船,和几个水性好的小伙子跳上船沿河开始找,这水城,最怕的是孩子掉进水里。关中瑜则从谢池巷匆匆出发,沿着路巷,挨家挨户地找孩子。
      或许是楠枫话特别的口音,或许也就是冥冥之中特殊的缘分,关中瑜沿着谢池巷一门一户、一店一铺找寻过来,在谢池巷另一头的巷口,有一家炸“灯盏糕”的小店面里,那门店前两个正在狼吞虎咽吃“灯盏糕”的,不就是阿空和小阿念吗?
      徐若空和木念初也看见了关中瑜,飞奔了过来,说:“关先生关先生,阿婆请我们吃‘灯盏糕呢,这是天底下最香最好吃的东西了!”
      店面里面,一位慈眉善目的阿婆笑着迎了出来,说:“你这粗心的阿爸,怎么现在才来找孩子啊,我看这俩孩子在我店门口眼馋了好久,就知道他们还没吃饭,也没钱,看着孩子可怜,就先煎两个‘灯盏糕让他们吃了!”
      关中瑜连声道谢,也不解释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付了钱,赶紧抱

第62章 长人伯说“船到桥间间自会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