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间如此清苦的茅草房并没有透露出猥琐与过分的寒酸气,小小的“道坦”里,种植着各种小花小草,特别是一株石榴花,花期虽已过,但是已经开始结果,墙角的一丛夜来香也生机勃勃,农具鸡笼鸭舍都摆放得整整齐齐。他忽然有点异样的感觉,但是,很快,他就严肃地开始履行公职:“搜,每一个角落都好好搜查!”但随即又加了一句:“注意点,别乱摔东西。”
金姨娘和孩子们惊恐地看着公安和民兵们仔仔细细地搜查着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徐逸锦则紧闭双眼,伸头喘气,两手僵直,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金姨娘却在一边不断念“阿弥陀佛”,一边愤愤地说:“人不道,天理难容!天理难容啊!”
但是,金姨娘和孩子们不知道,刚才在那个戏台上,徐逸锦是如何吃尽苦头的。
他们将徐逸锦的双手反剪在背后捆起来,吊拉在戏台的梁上,逼她供认自己的舅舅,并说他今晚就埋伏在徐逸锦的茅草房里。徐逸锦一头雾水,张连福说:“你们就是狡猾,还不老实交人,就将你吊死在这戏台子上。!”
在戏台上,张连福和几个民兵一次次将徐逸锦背后的绳索拉紧,她的身子就往上提,等她支撑不住,头都抬不起来的时候,他们就猛地将绳索放下来,徐逸锦的身体就跟着猛然跌落,一次又一次,几近昏厥!最后,徐逸锦说:“你们来我家搜吧,如果搜出了我舅舅,我愿意和舅舅同罪,死在枪口下也绝不后悔。”
这样折腾了一个时辰,实在得不到什么有效的信息,张连福同意了徐逸锦的提议,押着脸色惨白,几乎不会走路的徐逸锦回到了她那家徒四壁的茅草房。
终于,他们将无功而返。
看着那一群人迈出柴门,金姨娘和孩子们便围在了徐逸锦的身边,徐逸锦只是简单地说了他们来搜房的原因:
从几年前鸟鸣山剿匪开始,土匪建立了一个叫做“浙南独立大队”的组织,被县公安局侦查破获,抓捕了17人,突击审讯,其中有一个俘虏是乐清湾人,认识徐逸锦在海外的家人,无意中提到一句徐逸锦舅舅毕先生,这个信息引起了县里的高度重视。那个俘虏或许是想立功赎罪、或者是害怕糊涂,稀里糊涂就说也许毕老爷也可能回到东瓯潜伏了。
一听这个还没有被确认的消息,县公安局马上派人到楠枫村的水利工地上,将正在龙脊背水库义务劳动的徐逸锦绑起来拉到三官宫后的那个戏台上了。
在里三遍外三遍,几乎要掘地三尺了,张连福他们也没有搜出什么。只好扔下一句话:“你们听着,一有什么消息,马上报告。不然,罪加一等!不许耍花招!”
正说着,张连福他们往柴门外走,门外小牧童季小满兴高采烈地跑来报信:“徐先生、徐先生,关校长要请你去,说是东瓯城里来外国人了!”
第47章 一根绳子牢牢地将她反捆在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