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逸锦眼见情况不妙,急匆匆喊金姨娘拉起孩子们往自己这边立柱的正间跑,金姨娘和徐若空刚跑出廊檐,便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回身看时,茅草房的那一角已经被飓风吹倒,金姨娘睡房上方的木椽和茅草以及压在茅草上的石头通通塌在了刚逃出来的床上!
“皇天啊~”金姨娘抱着儿子放声大哭。徐逸锦也紧紧抱住一双儿女,在狂风中瑟瑟发抖……
狂风中,只见关中瑜身穿蓑衣,和两个民兵一起赶到木家。他头上的箬笠帽早已经被狂风吹走了,浑身湿透,他手里紧紧攥着不知哪里弄来的几件雨衣,和民兵一起裹起三个孩子,让金姨娘和徐逸锦紧紧跟着他们,顶着风,艰难往大祠堂走去……
几天之后,徐逸锦在霞枫小学堂看见一张报纸,报上的一条消息这么说:“7.19台风在乐清湾登陆,风暴过境,风力9~11级,单嘉宁县降雨量就达到500毫米。山洪爆发,是近50年来最大的一次水灾,其中嘉宁县全县受淹农田16.5万亩,成灾10.89万亩,死亡22人,损失房屋共288间,冲走船只9只,冲毁水利工程300多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
因为这场50年一遇的大台风以及所裹挟来的大暴雨,使得溪水猛涨,西村村头离溪水最近的茅草房就这样在这场狂风暴雨中,消失了!
站在一堆乱茅草和破木椽纠缠在一起的废墟上,徐逸锦深深叹了一口气:这个曾经给了她、金姨娘母子遮风避雨的家、这个曾经有阿木给过温暖、曾经孕育和诞生了阿木骨肉的家,再也没有了!
台风过后,霞枫村人人自救。但是,关于金姨娘地主婆一家该如何安置,村干部们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实人人都知道这个家现在是徐逸锦在支撑着,但是,人们谈到这个家庭的时候,总是愿意称它为“金姨娘地主婆家”,而不是“木家”或者“醒初娘家”。有人说得帮他们重新搭建茅草房,有人说地主家就该遭报应。一时争论不下来。这个时候,长人伯站出来说:“地主婆也是一条命。平时咱见到落水的阿狗阿猫也要救吧,咱就眼看着他们一家5口睡天下吗?”
反对派的村民在犹豫着,忽然有人站出来声援了长人伯:“总不能将孤儿寡母逼上绝路吧,这修茅草房的人工我来出!”大家一看,不免都有点惊讶,因为说话的是关家老大关中翰!
于是,很快达成了决定:在修好“金姨娘地主婆”的茅草房前,先让他们一家5口借住在徐家祠堂,他们一家得用劳动换取这段时间的食宿费用,那劳动就是每天上山去给合作社里挖桔梗。
金姨娘和徐逸锦都知道桔梗,当年他们家中炖鸡时,就常用到桔梗。桔梗形象人参,味辛甘甜,村中人常有“皇帝坐南京,桔梗变人参”的说法。那时候,供销社里桔梗收购的价格达到每斤0.96元,村里发动大家挖桔梗,来增加集体收入。
本来这桔梗任由村民挖,因为可以增加私人收入,曾经一度,霞枫村不管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上山挖,附近的高余山、四海山、乌隐孔等地几乎每天人声喧哗,使得附近的山头桔梗很快被挖光了。后来村里管起来了,附近又没有桔梗可挖,因此,这苦差事就落在了徐逸锦和金姨娘的头上,她们只好战战兢兢地往更远的高余山去找桔梗。
高余山是农民放牛的好地方,每年的冬天,农民都会在高余山头放火烧山,第二年的春天,青草又绿葱葱的一片。而这次大台风过后,山岭特别滑,徐逸锦和金姨娘带着箩筐,几乎是趴在山岭上往上爬。当她们好不容易爬到高余尖时,山尖顶上空突然停着一只大鸟。它形如刀鹰,能一动不动地停在空中好久好久。金姨娘尖叫了一声,徐逸锦则直起身子望着那刀鹰远远地飞走,她痴痴地想:做一只刀鹰多好啊,多么自由!
第43章 曾经孕育阿木骨肉的家,再也没有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