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永明说:按照你的意思是说,该向小臻倒霉呗?你们这些个领导都是怎么当的?生为学校的父母官,不为学生考虑,一天到晚就为了自己头上那顶乌纱帽。要说话可以,说点有建设性意义的东西来好吗?
正说着话,岳永明的电话响了起来。他接了起来说:我是岳永明。
“什么?谁让他们进来的?不是告诉过你不让他们进吗?后门?好,我知道了!”
挂完电话,岳永明一巴掌拍在茶杯盖子上,把茶杯盖子拍了个粉碎,鲜血顿时涌了出来。向小臻说:快去叫护士过来。
楼剑飞颠颠的跑出去了。
岳永明说:好了,现在好了!记者来了,还来了一群记者。现在赶紧去现场。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又从会议室奔向事发地点。
岳永明说:这肯定有人故意通知媒体。连能源大学的后门都知道。故意避开了正门的警察。
事发现场围了很多人,有拍照的还有采访学生的。
看到岳永明出现,纷纷围了过来,争先恐后的提问。
岳永明说: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安静一下,这件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我们的救援工作展开的很及时,目前12名学生已经全部送往医院抢救。这件事情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媒体朋友我也很抱歉。
有记者问:岳书记,请问事发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报警?
这个问题真是问道了所有人的心尖上。尤其是向小臻,脸色越来越苍白。岳永明说:我们有第一时间通知消防队。我们想着的是尽快的救出被压的学生,想着的是学生的生命安全。如果有人说我们没有第一时间请求支援那纯属胡扯。
又有个记者提问:岳书记,昨天省委书记蒋正德要求全省学习关于达市抗洪救灾取得的重大成果,而在这个节骨眼上能源大学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请问这个时候您将如何应对呢?
岳永明说:刚才我已经说了这是属于突发事情,跟抗洪救灾他不沾边,大家也都看见了,楼房倒塌,我们南部市数十年都没有出现洪水的灾害,今天这件事情不能与之一概而论。
一个瘦弱的女记者问道:请问岳书记,这栋楼已经超龄服役这么多年,之前省政府拨款下来修校门的钱是不是原计划用来修学生宿舍楼的?
岳永明说:这件事情是省委下发的款项,具体做什么用的我个人不是很清楚。
从场面上来看,几乎快要失控,这些记者问的问题个个都直戳要害位置。再问下去恐怕要出大事情。岳永明说:这样吧,各位记者先行离开,稍晚些时候我们能源大学要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部告诉大家。绝对不会有任何隐瞒,现在请各位记者到会议室稍事休息,有什么需要问的,就问向小臻书记。
说着在几名警察的帮助下拂袖而去。记者们看岳永明离去,又把向小臻团团围住。早已经不知所措的向小臻面对记者和镜头更是手足无措,支支吾吾的应对着每一个问题。
李郁江和徐思泽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离开了。
两个小时之前,徐思泽收到一条短信,短信是这么说的:既然事情需要有人出来负责,向书记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我们愿意和李书记联手,把这件事情压下来,时候由李书记作为校长来主持工作。
徐思泽把这个短信给李书记看了。李郁江在卫生间里待了很久。出来的时候,让他给肖玉明打了个电话。电话里肖玉明说:??台长一早就接到有举报电话,说能源大学出了大事,楼塌了,好多学生比埋进去了。但是张台长说了,没有李书记的电话,就不要轻举妄动。
徐思泽压低声音说:肖秘书,请转告张台长,这件事情压不住,需要给学生家长和省里的人民一个交代。希望您联系相关的媒体朋友,从南边的校门进来。
挂完电话之后,在岳永明的带领之下去了会议室。然后边出现了上述一幕情景。事到如今也只有向小臻出来对此事负责才是最佳解决方案。下面的处级领导中没有够分量。让岳永明直接对此事负责,那级别又高了点。
可能此时在岳永明的心目中,向小臻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时从昨天晚上一直折腾到第二天晚上才稍稍好些。徐思泽躺在宿舍的沙发上开着电视,内心里面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五条人命,五条鲜活的人命,在前天还是活蹦乱跳的,今天就去往了天堂,作为曾经的学生,徐思泽深深理解学生的疾苦。当年修建校门的时候,李郁江和徐思泽为了修建学生宿舍楼的事情与向小臻据理力争,可是无能为力。他深深感觉到,如果要想左右一些事情,就必须要站到那样的高度才行。否则一切都是白费口舌。
电视上西南省卫视正播着白天的新闻,一群记者围着的向小臻书记,脸色惨败毫无血色,说的话净是好像、可能、也许。听的人气愤不已。向小臻的最后一个画面是他口吐鲜血,晕倒的样子。几个医生模样的人七手八脚的把他往救护车上推。
西南省电视台记者报道:昨夜晚间9时许,位于南部市能源大学1号学生宿舍楼发生垮塌事件,事故中12名学生被埋。事发后学校相关负责人没有第一时间上报相关事故,以致于救援工作延误。后在市委书记岳永明的指挥下,组织开展救援工作,救援工作持续了十二个小时,3名学生当场死亡,2名学生情况不明,7名学生重伤。目前事故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画面切换到事故现场,楼房垮塌的场景。
徐思泽把头深深的埋在沙发里,他的心情很复杂,他不知道该为谁而悲痛,为这些学生还是学生家长,还是应该为这个万恶的权势。如果那三千万是用来修学生宿舍楼呢?
第124章 忙中添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