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章 论道[2/2页]

学途 二叠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李郁江说:“这事确实挺意外的,上午小臻同志去北京应该是希望能帮王若林做最后一搏,这个张程刚便是王若林的靠山。张成刚此次前往云南带有一定的战略性质。张成刚的父亲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枭龙,新中国成立以后任云南军区司令,张成刚此次恐怕也深感事情不妙,不得不出此下策。”
      徐思泽说:“但不知此件事情对我们能源大学是否有利?”
      李郁江说:“恐怕是利弊各占一半。有利的是,固守派恐怕要失去一个强大的靠山,到时候对于我校搬迁之事恐怕会十分有利。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如果一旦张程刚出事,恐怕将会引起整个教育系统的大地震,到时候中央肯定会彻查此事,怕是咱们能源大学也要被卷进其中。对于学校的发展十分不利。”
      在徐思泽和李郁江喝着功夫茶,聊着王若林事件的同时。在北京,向小臻早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他早在午饭前便到了北京,饭也没顾上吃,直奔部委去找张程刚。
      张程刚早在一个星期之前便收到了风声,只是他不太确定,像他这样的“太子党”一般人敢动他。
      随着王若林被抓,他才意识到危险已经离他越来越近。
      向小臻在张程刚的办公室枯坐了一个半小时,只等来了一句话,“回去见到王若林的时候,叫他好自为之,自己多保重。”
      其中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告诉向小臻,此事亦非他能左右得了的。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如今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向小臻隐隐觉得此事已经是板凳上钉钉子了。如果上面真的较起真来,彻查到底,恐怕自己这个校长不过是别人案板上的一块肉。
      他本想继续留在北京与张程刚进行周旋。可下午就被通知,张程刚同志已经去云南检查工作了。
      他这一走,走出了向小臻的一块心病。
      向小臻并没有立刻返回南部市,而是乘飞机直奔临江市。他要见到王若林,他需要知道王若林还有没有其他的靠山,有足够能力将他从海里捞起来的人。
      其实,让向小臻进京去找张程刚想办法的事,也是王若林通过秘书示意的。官场中的秘书,不过是捆在老板身上的一件物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向小臻把话带给了王若林。
      王若林的反应如泄了气的气球,他将头重重的砸在木头桌子上。恐怕此时的他才感觉到什么叫做恐惧!
      向小臻心中也是一惊!王若林这种状态,怕是已经山穷水尽了,自己还是得为自己想想办法吧。
      刚从关押王若林的宾馆出来,向小臻便走进了省纪委。
      如果大家觉得他是去投案自首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去举报王若林,以此来保全自己。
      从给王若林过生日开始,每一笔账,向小臻都记得清清楚楚。小到一包烟钱,大到吃喝玩乐一条龙。小到几十块钱,大到数万元。向小臻是个明白人,他知道王若林这种嚣张跋扈的人,在官场中不会混的太久。像清朝的鳌拜鳌中堂,武功高强,又手握重兵,结果怎么样呢?
      向小臻在检举的同时,王若林也要求坦白。坦白也是讲究条件的,他跟省纪委的人说,“如果我交代教育部副部长张程刚的罪行,是不是算有立功表现?”
      此事省委的人可不敢定,他们逐级上报。最终中纪委下了一纸文件,同意王若林的条件,前提是,他提供的必须有绝对的价值。
      随后省纪委出了个文件,文件这么写的:经过查实,王若林同志并无重大违纪表现,现解除双规。
      这个文件出来没过一小时,教育厅又出了一个文件:王若林同志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现送北京疗养院进行疗养,具体回归日期未定。

第68章 论道[2/2页]